下伏深层盐矿水溶采空区铁路路基变形规律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奠定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造成了地层深部出现了大量的采空区,极易导致地面塌陷、裂缝等地质安全问题。近年来,由于实际工程约束、经济考虑等因素,我国铁路建设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矿产采空区,而矿区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形成的采空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采空区内部的垮塌及外部增加的荷载极易导致地层再次失去原有的应力平衡,从而导致铁路结构出现裂缝、垮塌等重大危害,对铁路建设安全影响重大。本文依托新建广州铁路枢纽东北火车外绕线工程,系统研究了铁路下伏深层矿区地表沉陷规律,建立了铁路下伏深层矿区地表沉陷预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开展了采空区路基土的微细观结构、化学成分组成及土体动力特性研究,为采空区路基土性能、稳定性预测研究及稳定性加固措施设计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同深度采空区路基土的热稳定性良好,在温度场作用下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不同深度采空区路基土的粒度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深度的增加,矿区由软质土向硬质土转变;采空区路基土孔隙分布属于大孔及中孔的无序分布,并未体现出连通孔隙和多孔结构的吸附特征;采空区路基土的总体微观形貌主要以粗颗粒与微细颗粒土相互接触组成,细颗粒通过堆积和填充于粗颗粒的周围及其之间的孔隙之中;随着列车作用次数的增加,土体的变形逐渐趋于稳定,且形变量较小,列车动荷载的作用对矿区地表土的沉降影响较小。
  (2)系统分析研究了广州市龙归硝盐矿长期地表变形观测网对矿区地面长达15年的地表变形监测资料,查明了新建广州铁路枢纽东北火车外绕线沿线的地表下沉、水平移动、地表倾斜、地表移动变形曲率、地表开裂以及外绕线附近地面变形特性,揭示了下伏深层矿区铁路地表沉陷规律,为类似铁路压矿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直接依据。结果表明:铁路沿线沉降量最大达560mm;矿区全面停采后,沉降速率变慢,铁路沿线沉降最大点的沉降速率由170mm/年减慢为49mm/年;盐腔顶板垮塌的可能性比较小。
  (3)分析了覆岩的一般变形规律,总结水溶开采的盐矿地面沉降发展的规律,进而研究导致地表沉陷的主要因素盐岩蠕变的变形特性,根据盐岩蠕变变形三阶段特性,分别针对每一阶段建立了蠕变变形理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试件计算结果与相关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蠕变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盐岩的蠕变行为,可为后续考虑盐岩蠕变对地表沉陷的影响研究奠定基础。
  (4)基于有限元方法,依据广州龙归盐矿开采的盐岩层特征、材料特性,建立了地层-溶腔有限元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蠕变模型子程序嵌入ABAQUS有限元数值分析中进行计算,分析了单一溶腔开采、多个溶腔开采及多个小溶腔开采连通形成大溶腔开采情况下的长期变形效应,包括地层位移、地表沉降及溶腔蠕变变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开采时保持卤水压力及开采后回灌卤水对上述长期变形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腔的变形随着埋深的增大而加剧,蠕变的大小也随着埋深的增大而增大;溶腔采空之后发生的变形与数量关系较小,引起的变形变化较小,而蠕变的大小与溶腔开采的数量相关,数量增大到一定的程度,蠕变变形增长较快;不同数量的溶腔连通形成大溶腔后,顶板发生的沉降随着蠕变变形急剧增大,而底板的隆起程度受到蠕变变形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围岩的蠕变导致溶腔顶板发生的大变形可能导致顶板的失稳;开采结束后,保持卤水的压力不对卤水进行抽取可以有效的防止溶腔的整体变形,且能够有效的限制地表沉降变形。
  (5)建立了新建广州铁路枢纽东北火车外绕线工程的“铁路路基—地层—溶腔”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铁路路基施工及回灌卤水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发生100年的蠕变之后,地表的蠕变变形仍处于蠕变第二阶段,溶腔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没有出现垮塌现象。修建铁路100年后,路基将产生0.7087m的附加沉降,远远超过规范限值规定的20cm工后沉降。通过回灌卤水且修建铁路路基100年后,路基最大附加沉降仅为12.65cm,满足规范规定的工后沉降不超过20cm的要求。回灌卤水对控制溶腔围岩蠕变,减轻地表长期沉降,保障铁路运营安全是有效的。
  (6)建立了考虑盐岩蠕变变形的下伏深层矿区铁路地表沉陷预测方法,考察了盐腔回灌卤水、倾斜角度β、盐腔高度及蠕变时间等因素与地表沉降特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将预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证明本模型能够有效的预测下伏深层矿区的铁路地表沉陷。此外,通过回灌卤水,可以有效的控制盐腔围岩的蠕变,地表沉降减小的效果随着卤水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倾斜角度β的增大,最大地面沉降逐步变大;盐腔的高度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小;地表总沉降量随蠕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率减小。
其他文献
当前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引起了持续、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被认为是造成光化学污染、臭氧等恶劣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催化燃烧因其净化效率高、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处理VOCs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其关键在于开发高性能的活性催化剂。四氧化三钴(Co_3O_4)作为一种典型的尖晶石氧化物,因其具有良好的低温还原性质,极易释放氧物种,故在CO、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过度地开发和利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剧增,全球变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之一。CO_2作为温室气体的最主要成分,减少其排放是遏制全球变暖的关键所在,但它同时也是一种珍贵的碳资源,因此CO_2的捕集和封存无论对于环境保护还是碳资源的综合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类新型的有机-无机
化石能源在利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物,包括硫化氢、硫醇、噻吩、硫醚等。这些硫化物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如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生态环境、造成工艺过程催化剂中毒、腐蚀工艺管道与设备等。因此,硫污染物控制技术是化石能源洁净利用的关键。吸附脱硫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低能耗、低污染、反应速率快的优势,是近年来脱硫领域研究的热点。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一种多孔材料,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化石能源消耗排放的二氧化碳(CO_2)破坏了全球大气的碳平衡,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对温室气体CO_2的回收以及利用成为当前全球性共识。膜分离技术由于其分离效率高、能耗低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在气体分离领域方面备受青睐。通常用于气体分离的聚合物膜材料由于其不耐酸碱,不耐高温等弊端而很大程度下限制了其在分离领域的应用。炭分子筛膜(C
煤化学链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煤基碳捕集技术,对减缓温室效应、改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现有的CO2捕集技术相比,化学链燃烧技术具有系统效率高、捕集成本低的特点。在此过程中,载氧体不仅可以提供氧源,还可以作为热载体在空气反应器和燃料反应器之间循环。此外,载氧体还可作为焦油裂解、煤焦气化等反应的催化剂。因此,高性能载氧体的研究一直是煤化学链燃烧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铁基载氧体因其价格低廉、资源
纳米Bi2O3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而粒径和形貌对其吸附和光催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目前,纳米Bi2O3的粒径和形貌对其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盐基品红的规律还不清楚。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了纳米颗粒的粒度和形貌对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在理论方面,通过球形和线形纳米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分别研究了粒度对两种形貌纳米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参数、标准平衡常数和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通过
学位
喹啉作为一种典型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中,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喹啉也被用作重要的溶剂和工业原料。含喹啉废水排放至水体中会严重危害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健康。对含喹啉废水的处理生物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传统生物法处理效果差、对目标污染物有良好去除能力的某种微生物或群落在废水环境中竞争力弱。因此,生物强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从焦化废水中筛选获得一株高效喹啉降解菌,首先
由于沸石分子筛具有规则孔结构、高比表面积、强酸性和良好水热稳定性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吸附、分离和催化等传统领域。但是,由于微孔沸石的孔径接近于许多涉及到的烃分子的动力学直径,导致分子的晶内传质比较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做了很多努力,合成出了多级孔沸石。这类沸石同时具有微孔和中孔的优点,分子的扩散距离大大缩短,分子的扩散途径大大增多,活性位点的有效利用率大
学位
CH4-CO2干重整(DRM)反应可以将两种温室气体转化成费托合成的理想原料合成气,一直备受关注。但是,DRM过程中伴随着副反应的发生,其中CH4的裂解和CO的歧化导致催化剂积碳使其降低活性;碳物种可能形成包覆碳沉积在活性组分上会导致催化剂失活,也可能形成大量碳纳米管堵塞反应器,使反应压力增加,发生危险。因此,通过研究Ni基催化剂上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来控制反应积碳的种类对指导设计高稳定性的Ni基
在模拟油田CO2腐蚀环境下,利用高温高压腐蚀失重法、SEM、XRD和电化学等技术,研究了温度、Cr元素、Cl-等因素对P110钢CO2腐蚀行为的影响以及咪唑啉缓蚀剂在该环境中对材料的缓蚀机理,还利用电化学方法对22Cr的腐蚀行为和临界点蚀温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点蚀萌生发展的过程和Cl-对临界点蚀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P110钢腐蚀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腐蚀产物膜的影响上;当温度为90℃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