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术后镇痛用药一般以阿片类药物为主,由于布托啡诺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对K受体亲和力高,但对δ受体具有部分拮抗作用,对p受体有部分激活作用,呼吸抑制比哌替啶、吗啡、芬太尼轻,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低,并很少引起烦躁、焦虑等不适感,但布托啡诺易引起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氟比洛芬酯是利用脂微球即所谓的药物靶向技术生产的一种可静脉注射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通过抑制外周和中枢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发挥镇痛效应,由于其经静脉注射对组织损伤具有靶向作用,因而不会像口服药那样直接对胃粘膜产生刺激作用,所以会减轻胃粘膜的损害作用。本研究主要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在胃癌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年龄20-72岁,体重43—79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胃癌手术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术前所有患者无明显消化道溃疡、出血,无明显心、肝、肾功能障碍,无哮喘病史,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布托啡诺过敏史,术前24h未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未使用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治疗者,无精神疾病能正确理解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及正确使用PCA泵者。患者术前常规静肌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1mg,入室后,连续监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心率(Heart Rate, HR)、无创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 Pressure, 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02)。所有患者均采用咪达唑仑0.03~0.05mg/kg,丙泊酚1-2mg/kg,舒芬太尼0.5~lμg/kg,阿曲库铵0.4~0.5mg/kg麻醉诱导,肌肉松弛满意后插入气管导管,接呼吸机采用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0~12次/min,吸呼比1:2。术中持续泵入阿曲库铵、丙泊酚、持续吸入七氟烷,根据情况间断静注追加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术毕均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的负荷剂量和止吐药托烷司琼5mg,然后接PCIA泵,患者静脉镇痛药的配制如下:A组:氟比洛芬酯100mg+布托啡诺6mg+0.9%氯化钠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布托啡诺8mg+0.9%氯化钠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00mag+布托啡诺10mg+0.9%氯化钠至100mL。镇痛泵参数设定:连续背景输注给药量2mL/h,单次给药剂量0.5mL,锁定时间为15min。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术后2h、4h、8h、12h、24h、48h各时相点的各项指标:1)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评分;2)Ramsay镇静评分;3)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1.各时相点的VAS评分A组均高于B及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间VA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2. Ramsay镇静评分C组4h、8h、12h及24h的镇痛评分高于A及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8h内C组患头晕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及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及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酯100mg复合布托啡诺8mg对胃癌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