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中国是应对老龄化挑战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且农村地区老龄化形势更为复杂,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健康老龄化是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战略的重中之重。认知衰弱不仅能直接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还能显著增加残疾、抑郁及住院服务等不良健康结局的发生风险,进而降低老年人生命质量,给健康老龄化推进带来严峻挑战。认知衰弱是处于年龄相关疾病和不良预后的中间态,其发展具有可逆性。实施针对性干预可以有效阻断或延缓其进程,并减少不良健康结局发生,但前提是明确其发生机制。已有少量研究表明,社会因素是认知衰弱发生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主要通过横断面设计从个体层面进行探索,缺乏对社会环境等宏观层次作用的研究,对相关影响的因果推断效力也不足。作为重要的社会决定因素之一,社会资本也被证实对老年健康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尚缺乏从社会资本角度探索其对认知衰弱影响机制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为依据,基于纵向队列研究设计,从个体、社区双重视角分析其对老年认知衰弱的影响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研究视角,为制定个体层面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也为从社区层面建设老龄友好型社区提供可操作性策略依据。研究目的 以农村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识别和测度农村老年人个体和社区社会资本,从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个体和社区两个层级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村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关联及其机制,并基于研究主要发现提出降低农村老年人认知衰弱的相应政策建议和配套措施,为提高农村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提供支撑。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山东省内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最终纳入完整参与基线和随访调查的2785名研究对象。使用因子分析和个体水平聚合法分别测量个体和社区层次社会资本,采用中文版Fried衰弱表型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认知衰弱进行测量,同时收集被访者的基本人口学、社会经济地位、生活行为和健康状况等信息。主要应用广义多层线性模型、滞后混合效应模型、纵向中介和跨层交互等模型探究社会资本与农村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关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 本研究所调查样本地区农村老年人认知衰弱现患率约为7%;多因素GHLM结果表明,已婚(AOR=0.68,P<0.001),小学教育水平(AOR=0.53,P<0.001),初中及以上教育水平(AOR=0.35,P<0.001),经济地位为 Quartile 4(AOR=0.55,P<0.001),较高的个体社会资本(AOR=0.60,P<0.001)显示为农村老年认知衰弱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AOR=1.09,P<0.001),缺乏体力活动(AOR=1.46,P<0.001),患有慢性疾病(AOR=1.47,P<0.05),较差的躯体功能(AOR=1.32,P<0.001)和存在心理困扰(AOR=1.10,P<0.001)显示为农村老年认知衰弱的危险性因素。在社区层面,只有存在老年活动中心(AOR=0.52,P<0.001)显示为保护性因素。滞后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T1期社会资本对T2期认知衰弱具有预测效果,且结果在1%水平上显著(AOR=0.53,P<0.001);基于广义多层线性模型考察社区社会资本的跨层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社区社会资本与个体社会资本的跨层交互项在5%的水平上显著(OR=0.51,P=0.044),且与个体婚姻状况的跨层交互项在5%的水平上显著(OR=0.49,P=0.037);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剔除基线时期已经发生了认知衰弱的个体以后,高个体社会资本仍然对随访时认知衰弱具有强保护作用(OR=0.51,P<0.001);使用连续型社会资本综合得分(Z-score),较高的个体社会资本得分仍然对随访时认知衰弱具有强保护作用(OR=0.75,P<0.001)。纵向中介模型显示,心理困扰在社会资本和认知衰弱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a*b=-0.235,95%CI=-0.432,-0.038,P=0.019),该路径占比14.27%,其中,社区社会资本在心理困扰与认知衰弱间起到调节作用(OR=0.47,P=0.031);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在社会资本和认知衰弱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a*b=-0.601,95%CI=-0.946,-0.256,P<0.001),该路径占比30.58%,其中,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在个体社会资本与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之间(OR=0.78,P>0.024)以及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与认知衰弱之间起到调节效应(OR=0.36,P=0.004);躯体功能在社会资本和认知衰弱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a*b=-0.601,95%CI=-0.946,-0.256,P<0.001),该路径占比18.76%,其中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在躯体功能与认知衰弱之间起调节作用(OR=0.35,P=0.007)。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基线高水平社会资本与一年以后较低的认知衰弱发生相关,且这种保护效应在老年女性、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群体、高经济地位群体中更强;社区社会资本可以加强个体社会资本对认知衰弱的保护效应,同时可以缓冲未婚状态等危险因素对认知衰弱的负面影响。农村老年人个体社会资本对认知衰弱的保护作用可以通过降低心理困扰、减少高风险的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改善或延缓躯体功能下降等路径发挥中介机制作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路径。社区社会资本在心理困扰介导的中介路径中可以缓冲其对认知衰弱的负面影响;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在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以及躯体功能路径中同样发挥跨层次调节作用,可以“缓冲”因体力活动缺乏和存在躯体功能限制对认知衰弱的负面影响。政策建议:①重视社会资本在认知衰弱防控中的重要性,从个体和社区两层次入手培育农村老年社会资本;②有针对性关注相应弱势群体,如加强对农村低社会经济地位老年人认知衰弱程度的关注和监测;③重视体力活动与久坐行为对预防认知衰弱的重要性,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增强体力活动、减少久坐的宣传教育;④做好农村老年人心理疏导工作,促进老年人躯体功能恢复;⑤重视社区在防控农村老年人认知衰弱中的作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场所的投入,如修建老年活动中心。研究创新与不足 创新点:其一,突破以往仅聚焦个体微观层面的单一视角,同时纳入个体和社区两层次社会资本,以立体式研究视角开展了农村老年社会资本与认知衰弱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扩大了老年认知衰弱研究视野,丰富了社会资本领域的研究内容;其二,以农村老年群体为切入点,采用队列随访设计探索社会资本与认知衰弱的纵向关系及其机制,在国内尚属首次,不仅将干预老年人多种不良健康结局的关口前移,体现了预防的思维,而且填补了认知衰弱领域机制研究的相关空缺,为农村老年健康干预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和指导;其三,基于面板数据使用滞后混合效应模型和纵向中介模型来研究社会资本和认知衰弱的纵向关联及其作用机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横断面数据和传统中介模型无法解决的因果关联问题。不足之出:本研究仅选取山东省作为研究地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广可能会受到影响。其次,本研究所使用面板数据时间较短,缺乏长期随访数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与追踪,深入揭示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对老年人认知衰弱的长期作用及机制,同时考察认知衰弱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