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引起最严重的小麦病害之一,在我国尤为普遍流行。小麦条锈菌是一种专化寄生菌,至今尚未发现有性阶段,利用寄主抗病基因是鉴定小种致病基因的唯一途径。明确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的抗条锈病基因及其遗传特点,并标记、定位其抗条锈病基因,可将小种生理专化研究和品种抗病性分析提高到基因分析水平。小麦品种PIW138是由巴基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引起最严重的小麦病害之一,在我国尤为普遍流行。小麦条锈菌是一种专化寄生菌,至今尚未发现有性阶段,利用寄主抗病基因是鉴定小种致病基因的唯一途径。明确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的抗条锈病基因及其遗传特点,并标记、定位其抗条锈病基因,可将小种生理专化研究和品种抗病性分析提高到基因分析水平。小麦品种PIW138是由巴基斯坦引进的农艺性状好、抗病性优良的品种,本研究为明确小麦品种PIW138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特点
其他文献
背景:随着水稻测序工作的完成,了解水稻蛋白质的功能将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各种生物学实验中,为了比较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变化,都需要一个内参基因来标定上样量和实验条件的稳定性,所以,筛选并使用正确的内参基因对生物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理想的内参基因应在各种实验条件、各种类型的组织中恒定表达,然而,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实际使用的内参基因都是在特定的实验背景下筛选出来的,使用中有很多局限性,尤其是目前的
过量施用氮肥是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粮食种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华北地区主栽作物品种的生物量和氮素的积累规律,并根据作物阶段氮素需求结合土壤起始无机氮和本底养分供应来施用氮肥,对于保证作物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冬小麦衡观35和夏玉米郑单958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结合土壤测试和植株分析,比较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并探索科学的氮素
谷子锈病是对谷子产量有严重影响的主要病害之一,培育和利用谷子抗锈品种是当前控制其危害的一种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寻找与谷子抗锈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对于抗谷子抗锈病基因的分离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谷子高抗锈病品种十里香和高感锈病品种豫谷1号及其杂交后代F2代分离群体进行AFLP分子标记分析。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采用改良的CTAB法获得高质量的谷子基因组DNA,并用限制性内切酶M
小麦全套品种间染色体代换系有21个成员,每个成员与受体(背景品种)之间仅有一对染色体差异,是研究个别染色体遗传效应的好材料。磷是小麦生长中必需营养元素之一,对其生长发育、生理代谢、产量与品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发利用小麦代换系对小麦耐低磷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小麦中国春-Synthetic 6x 21个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设置低磷和正常磷(对照)两个处理,采用生理生化指标和农艺性状测定等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尤其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着U-Box结构。U-Box结构高度保守,其构象与RING-finger极其相似,这两者都能发挥泛素连接酶E3的作用,促进底物蛋白质泛素化降解,对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降解及质量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全面的计算分析从水稻中确定了77个U-box基因,并对这类基因家族进行了一个完整的概述,包括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保守序列。此外,还通过对EST数据库的搜索
硒是人体正常生理过程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食物中的硒是人体获取硒元素的主要来源,而食物中的硒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土壤。由于土壤中的硒含量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极不均匀,一些地区严重缺硒(我国低硒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因此,通过施硒提高粮食中硒含量来满足人体正常生理过程中对硒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方法,进行了谷子富硒品种筛选、不同施硒方式和不同施硒时期等试验,研究了谷子品
干旱和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我国干旱面积、盐碱地和次生盐碱化耕地的面积逐年增加,制约着我国农作物的生产。因此,对盐碱地的治理、开发及抗逆新品种的培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是人类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但受环境等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一定制约。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逆基因转入大豆,培育大豆抗逆新品种,是目前遗传转化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以河北省8个优质
本研究针对我国北方旱作体系忽视上茬作物残留在土壤中的氮素的作用,田间原位条件下缺乏评价土壤-肥料氮素行为定量参数的问题,选择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田间~(15)N试验,明确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化肥氮后季残效和去向;同时调研相关文献,对前人试验的原始数据整理核算,分析肥料氮、作物氮和土壤氮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构建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化肥氮去向的定量化参数
小麦(Triticum aestiuv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中国小麦总产量和贸易额均为世界之最。但在许多方面我国的小麦与国外的小麦相比还有一段差距。作物遗传多样性是进行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和选育优质小麦品种的基础,对其种质资源进行遗传评价有助于普通小麦的育种利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42份小麦品种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分析表明,性状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在9个性状中,不孕小穗数的
磷在土壤中有效性极低,目前已成为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筛选和培育对低磷耐受力强和吸收、利用磷效率高的种质资源对解决土壤缺磷和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在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进行不同磷效率玉米品种的初步筛选后,在高磷和低磷田间地力条件下分别设置施磷肥和不施磷肥处理,以玉米的最后籽粒产量为主,并结合磷效率组成的各项指标筛选出适宜河北省高磷和低磷环境种植的典型磷高效和磷低效玉米品种。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