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MPLS PON链路管理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o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借助于光纤提供的带宽优势,接入网从铜缆过渡到了光纤,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对带宽的需求。在未来,光网络将朝着高带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把GMPLS(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引入到PON(无源光网络)中,能够实现对用户业务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目前,这种技术引起了国内外通信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分析了GMPLS PON技术及其智能控制的优缺点,然后把GMPLS的LMP协议(链路管理协议)引入到PON中,实现GMPLS对PON业务的感知和控制。而要将标准的LMP协议(骨干网中的LMP协议)应用于PON中,实现自动发现等功能,需要对LMP协议进行修改,并且要完全遵循PON的固有传输机制。针对PON的结构特点,本文从GMPLS LMP的控制信道管理和链路连通性验证两方面的功能出发,提出由控制信息动态控制PON数据传输的新机制。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把GMPLS的LMP协议应用到PON中,实现PON的自动发现,并且提出对用户业务智能化控制和管理的新机制。根据PON的结构特点,标准的LMP协议应用于PON中要做如下修改:实现PON自动发现机制时,要把本是在数据信道上传输的Test消息放于控制信道上传送,以不破坏节点器件的透明性。对于在PON中传输的数据信息,提出由节点OLT(而非边缘路由器)对控制信息做处理的设想,进而对即将传输的数据作如下决定:如果是PON内部的数据传输,则由该OLT直接转发回本PON;如果是PON间的数据传输,则转发给与该OLT相连的边缘路由器。这种设想减少了PON网络数据传输的延时,减轻了边缘路由器的负担,提高了整个网络的性能。  
其他文献
双目视觉系统的研究一直是计算机视觉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针对线性相机已有的研究成果,非线性相机对极几何的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本文提出的基于图像序列求解非线性相机对
在光通信、互连网和计算机等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数据传输与信息处理的速度已经逐渐向Tbit/s量级迈进,而传统的电互连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高速通信及高性能微电子芯片进一步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妊娠期妇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维吾尔族妊娠期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持续增加,城市产生的交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公共交通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客运环境,满足交通需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城
近年来,光纤传感器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与传统的电子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具有绝缘抗电磁和原子辐射干扰、耐高温和耐腐蚀、与光纤通讯网络无损耗连接、分布式测量、远距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是利用高精度的列车定位(不依赖于轨道电路),双向连续、大容量的车-地通信,车载、地面安全处理器共同实现的一种连续式的自动列车控制系统[9]。它通过不同
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地球矿物资源的大量开采,使得石油、煤炭等资源日趋枯竭,且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太阳能是一种储量巨大、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但它能流密度低,因此如何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GaAs(砷化镓)聚光太阳能电池的仿真和光电跟踪系统的设计,研究光电跟踪系统是为了实现GaAs太阳能电池的聚光,提高太阳能的收集效率。论文通过分析GaAs对
目的 探讨循环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样分子1(IL1RL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利用国际千人基因组项目筛选出完整的IL1RL1基因和标签单核苷酸多
完善交通微循环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法,目前交通微循环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处于不断探索完善之中。城市核心商圈交通微循环改造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核心商圈城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