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涂料正在从单纯的保护性、装饰性作用朝着专业化、功能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而智能涂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从聚合物膜、颜填料及制作工艺等方面入手。空气的相对湿度是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参数之一,室内的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影响到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如何调节室内相对湿度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制备在室内环境中能自动调湿、性能良好的涂料为研究目标,将不同功能的乙烯基的单体进行共聚制备共聚物乳液,并以其为功能性高分子成膜物,以无机多孔多层材料为颜填料,制备了具有调湿功能的内墙调湿涂料。这种涂料在保证涂料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涂层吸水性且具有较强的保湿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无皂乳液聚合研究进展以及凹凸棒粘土的结构、性能及主要应用。在此基础上,论文分以下几部分:首先,通过亲水性较好且价格低廉的乙酸乙烯酯与丙烯酸酯进行了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EF-VA),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对工艺稳定性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采用FT-IR和TG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成功制备,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并用TEM和DLS观察并分析了乳液粒子的形态及粒径分布。以无皂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乳液为功能性高分子成膜物,首次采用凹凸棒粘土为颜填料,与膨润土、蒙脱土、高岭土等复合,制备了具有水敏感呼吸功能的调湿涂料(EF-VA-C),并对其吸水性和调湿性能进行了测试。第二,用乙酸乙烯酯(St)和马来酸酐(MA)及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合成了无皂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液(EF-VAc-M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等主要因素对无皂乳液共聚粒子尺寸分布、转化率、稳定性等基本性能的影响,并利用FT-IR、TG、TEM、DLS等表征方法对乳液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乳液漆膜的成膜性能、附着力、吸水性能也进行测定。以无皂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液为成膜物,ADH为交联剂与颜填料等复合,制备了具有水敏感呼吸功能的内墙调湿涂料(EF-VAc-MA-C)。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共聚物涂料的基本性能均达到合成乳液内墙涂料国家标准(标准号:GB/T9756-2009),且其吸水性、耐水性和调湿性能俱佳。第三,以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共聚单体,合成无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液(EF-St-M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中和剂用量等主要因素对乳液粒子尺寸分布、转化率、稳定性等基本性能的影响的影响,并用FT-IR、TG、DLS、TEM等表征方法对乳液聚合物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对乳液漆膜的成膜性能、附着力、吸水性能进行测定。并将EF-St-MA聚合物乳液与凹凸棒土、膨润土、硅藻土、钛白粉等多孔颜填料,交联剂制备了无皂苯乙烯-马来酸酐调湿涂料(EF-St-MA-C),并用SEM观察乳液及涂层形貌;表征了该涂料不同颜填料配比制得涂料的吸水性、不同颜色凹凸棒土制得的涂料的吸水性、不同板材的吸水性及EF-St-MA-C的调湿性能。总之,所制备的无皂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调湿涂料吸水性、耐水性和调湿性能俱佳,且该调湿涂料制备工艺和施工方法简单易行,并具有环保、节约能源的特点,有望用于建筑物室内内墙的涂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