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诗文选集,对保存和传承东周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文,起到了重要作用。《文选》列文体三十九类,赋体列于首位,在赋体中,《文选》首次标举“情”类赋,对后世文体分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选》“情”类赋虽然只有四篇,即《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及《洛神赋》,却均是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作品,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在于通过考察“情”类赋的抒情方式、特征,来透视其中所蕴含的《文选》编选者的文学观念,考察以“情”设类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简要回顾了《文选》及“情”类赋的研究现状之后,第一章首先分析了“情”类赋的意义,指出“情”成为《文选》的分类依据,“情”类赋中书写男女之情时所表现出的抒情特征,如“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抒发,对女性魅力的铺排书写以及两性情感的悲情基调等,包括四篇赋的选择上,都鲜明地体现出《文选》编选者的文学观念。第二章则分析了“情”类赋的抒情类型。主要包括《高唐赋》、《神女赋》中的人神恋情抒发,《高唐赋》中对自由奔放爱情的书写正是原始性情的表现,从《高唐赋》、《神女赋》到《登徒子好色赋》则鲜明的表现出时代风气影响下“情”与“礼”的纠葛和爱情抒发类型与抒情观念的变化,这四篇赋鲜明的体现了“情”类赋以悲情为主的抒情类型,尤其是《洛神赋》更是对爱情中的痛苦的抒发。第三章分析了“情”类赋的抒情方式。指出“情”类赋的抒情方式经历了从自由奔放的情感抒发到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抒发、从追求爱恋的深情抒发到求而不得的悲情抒发的演变,并分析了这种抒情方式的演变与从先秦到汉魏之际的时代风气变化关系密切。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了“情”类赋的抒情类型与抒情方式产生的影响及其在文学史和文化史方面的价值。本文将《文选》“情”类赋置于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结合魏晋时代之后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以及中国美学观念在这一时期发生的自觉与转变,对“情”类赋的抒情类型和抒情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了《文选》“情”类赋在中国文选抒情类型与方式演进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