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预算约束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l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科尔奈提出“软预算约束”以来,这个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于转轨经济学领域。事实上,软预算约束问题已经构成了转轨经济学的核心。此外,软预算约束的研究和讨论空间也不断拓展,许多学者运用软预算工具来解释厂商理论、经济增长、金融危机和银行行为。软预算约束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初具框架。本文对软预算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对其理论框架进行了概括,并以此为工具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本文通过大量既存事实证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软预算约束,并分析了其特点,而国有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存在给银行、政府、央行和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后果,牵制了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软预算约束不消除,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消除软预算约束的关键要从软预算约束的成因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特点入手,从观念和制度设计上硬化预算约束。本文最后基于软预算约束的框架对硬化预算约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对外经济关系是一个国家参加世界经济活动的根本体现。19世纪中叶,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寻求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和日本先后遭到入侵,并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汇率制度对一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入世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人民币资本项目逐渐开放。根据著名的“三元悖论”,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制度三
在现实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资产。投资者在研究资产的价格变化时,通常会把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资产作为一种风格。这样不但可以简化选择,节约收集信息的成本,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而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商业银行更多的是被当作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监督机制,而银行业自身的治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但自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以后该问题开始受到普遍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