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RZ光分组产生与标签分离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更多的业务如语音、数据、视频等需要更快的传输、交换、处理速率。在骨干网络上的核心路由器中,交换机的电子速率“瓶颈”一直是待攻克的难点,而光交换技术被视为解决电交换“瓶颈”的一个重要替代方案。基于IP与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技术的方法能提供更小的交换粒度,但其在IP路由器处对包头的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而通常并行处理的技术又导致严重的能耗问题。由于全光分组交换所需的关键技术如光存储、光逻辑器件还未成熟,因此相关学者将注意力转向了更易实现的光标签交换技术。光标签交换技术就是将地址信息写到低速率的标签中,而数据信息写到高速率的净荷中,在交换节点将标签转换到电域进行处理而净荷保持在光域传输,通过交换结构将净荷输出到相应的输出端口。光标签交换技术涉及到几个关键技术:标签调制格式与产生、标签分离、标签处理、缓存净荷、新分组产生、交换输出。本文主要着眼于光标签的调制格式与产生以及标签分离技术的研究,进行了下面三个部分的研究:1.对基于马赫曾德干涉仪(MZDI)器件产生多波长双二进制载波抑制归码(DCS-RZ)光分组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光分组由高比特速率调制的DCS-RZ净荷与低比特速率的NRZ标签组成。在VPI中设计了4×40Gbps的DCS-RZ光分组产生与传输测试系统,在交换节点采用FP腔梳状滤波器对多波长光标签进行分离,仿真系统测试了相关参数对传输后的信号质量的影响,给出了光分组在经过288km传输前后的标签与净荷信号的BER。通过该仿真系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2.对利用微环谐振腔分离DCS-RZ光分组标签的性能进行分析,理论分析全通型微环谐振腔与Add-Drop型微环谐振腔的原理与主要性能,通过对实验室微环谐振腔器件的参数拟合,在VPI中利用拟合后的微环谐振腔进行了DCS-RZ光分组标签分离仿真。之后对仿真中净荷信号质量劣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微环谐振腔半高全宽(FWHM)大小对滤波后净荷信号质量的影响。3.研究了基于微环谐振腔双光子吸收(TPA)效应实现光标签分离的技术从理论分析、仿真测试与实验三方面进行了验证。在仿真测试中,分别测试了基于GaAs材料参数下的冲激响应窗口、ns级脉宽脉冲响应窗口、阶跃信号的响应输出,并分析了泵浦光功率与脉宽对交换窗口的消光比的影响。之后利用实验室的硅基材料Add-Drop型微环谐振腔验证了其交换性能,并得到了其冲激响应窗口、1ns泵浦脉宽的响应窗口、以及最大交换窗口时间长度为约18ns。最后通过用2ns泵浦脉冲控制交换10Gbps时钟信号,得到的交换输出信号的抑制比在直通与下行端口分别达到7.5dB与5.1dB。
其他文献
学位
由于光纤具有传输带宽大、传输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光通信技术在通信基础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组播技术是下一代智能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现有的光-电-光组播方
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态激光器(全固态激光器)以其结构紧凑、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 本文介绍了全固态激光器的发展历程,不同泵浦方式
实现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并在肿瘤细胞中准确有效的药物递送以获得高的给药效率、低毒性和副作用,显著提高疗效,已成为抗癌治疗的迫切需求。针对这一需求,本论文研究并制备了表面积大、光学性能优异的金纳米花颗粒(Au NFs),并基于金纳米花制备了具有肿瘤靶向识别功能,具备高效药物负载和p H控释性能,可SERS影像追踪和靶向药物递送的多功能纳米诊疗一体化系统(即Au NF-纳米平台),用于肿瘤细胞靶向成像
人眼视网膜成像的清晰度首先取决于屈光系统的像差。上世纪末,J.Liang等人率先利用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较精确地测量了人眼波前像差并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对其进行矫正,第
学位
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集聚的必然产物,也是物流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由于我国物流业及物流园区发展较晚,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其中物流通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计算机与深深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人与计算机的
公路在区域土地资源利用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占用大量土地的因素,修建合理规模的区域公路网以达到促进土地资源利用、减少土地浪费的目标成为区域公路网建设务必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