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显微镜下的Dopc脂质体的观察及力学性质的测量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体积可变的球状的小泡,其内部与外部同样为液态环境。由于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包裹能力,因此近些年来其在输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脂类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因此脂质体也可作为细胞膜的简化模型。本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液体环境中置于云母表面的DOPC脂质体的力学性质进行实时测量。首先借助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技术对液体环境中置于云母表面的DOPC脂质体分别进行接触模式(ContactMode)及轻敲模式(Tapping Mode)的成像,然后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接触模式下的力曲线测量对直径为200nm的DOPC脂质体进行力学性质的测量。最后根据Hertz弹性接触模型计算DOPC脂质体的杨氏模量和弯曲模量。
其他文献
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非生物环境以及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限制作物的产量。在逆境胁迫条件下,植物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感应环境的变化,然后将环境变化转变为细胞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穗槐中的鱼藤酮,研究提取工艺和定性定量方法,用确定方法测定紫穗槐中鱼藤酮含量的组织特异性,研究紫穗槐提取物的杀虫活性,并对药物的配伍
EAST内部真空室  太阳普照大地,孕育万物,其能量来自于其内部一刻不停的核聚变反应。如果人类能够掌控核聚变反应,就如同把握了开启能源宝藏的钥匙。在世界的东方,有一群中国科学家正在为构建“人造太阳”而不懈地努力着。核聚变能:人类未来的理想新能源  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能源终将因其不可再生而枯竭,人类未来的命运寄托在寻找更加持久的清洁能源上。能量巨大又不受制于地理条件限制且可作为主力能源的当属
期刊
目的: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原位杂交法、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检测早孕小鼠不同时间段子宫内膜mTOR基因表达变化,有助于从分子水平探讨m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