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云南省三地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特点,探讨家庭特定功能、交往焦虑、人际移情状态、人际关系归因倾向、依恋和自尊等因素与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中学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云南省的昆明市(西山区)、丽江市(玉龙县)、大理市(永平县)3个地区的301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以及攻击问卷(AQ)、交往焦虑量表(IAS)、人际移情状态测量量表、人际关系归因倾向量表、依恋量表(IPPA)及自尊量表(SES)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x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分析比较上述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获有效问卷2867份,有效应答率为95.03%,在2867名被测学生中处在高攻击组的中学生为777名,检出率为27.10%,其中男生的检出率为28.74%,女生的检出率为25.62%;不同学段分布为:初中组攻击性行为的检出率为26.42%,高中组为27.69%。不同性别学段之间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高、低攻击组中学生在父亲文化程度和期望、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面积、学校和居住地风气、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中学生之间的攻击问卷总分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中学生攻击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显著。3.对家庭情况与攻击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父亲文化程度为硕士以上,以粗暴的管教方式对待孩子,对孩子没什么期望;以及母亲以放仟或漠不关心方式对待孩子,家庭居住面积小于30平米的中学生的攻击问卷总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除家庭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即不同居住地和学校风气、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在班级中成绩所处的水平、好朋友的数量、对自己外表的满意程度7种情况进行方差分析,攻击问卷总分与以上7种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中学生攻击性行为与交往焦虑,人际移情状态,人际关系归因倾向,依恋和自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5.居住地和学校风气、父母教育态度、父亲文化程度,父亲管教方式、好朋友数量,外表满意度、与老师和同学关系可以预测中学生攻击性行为(预测8.2%);交往焦虑,观点采择能力,人际关系归因倾向的情境、运气、外控性和有关失败4个因子,依恋量表中的父母亲疏离、同伴的信任和疏离可以预测中学生攻击性行为(预测23.9%)。结论具有中等以上攻击性行为的中学生占70.53%。中学生的家庭特定情况,人际关系,自我认同,人际关系归因倾向,依恋和观点采择能力等方面是主要影响其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时,应着重对上述几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以达到有效预防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