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初期,中共面临改造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急迫任务。为巩固新生政权,中共需要大量政治可靠的基层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然而,建国初期中共却不得不面对基层干部严重匮乏的事实。革命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革命部队受过长期的教育和严格的战斗锻炼,一般都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提高社会整体政治质量,中共中央决定自上而下地开展复员军人安置工作。长寿县作为当时的一个基层地方政府,在西南局、四川省及中央的领导下,开展了复员军人安置工作。复员军人回乡后,积极生产,组建民兵,被群众选为干部,在长寿县新旧政权更替之际发挥了骨干作用,最终长寿县复员军人安置工作整体而言取得了中央所预期的成效。然而,当我们穿透历史的迷雾,深入到具体的历史实践场景中时,不应该忽略复员军人安置政策在实际的贯彻落实中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以长寿县复员军人安置工作为例,1950-1955年长寿县并非一如既往的重视落实复员军人安置工作,而是经历了淡然置之、逐步重视到慎重对待复员军人安置工作的三个历史阶段。究其背后的历史原因,主要包括:第一,时代转变客观上制约着长寿县对待复员军人安置工作的态度,即处于社会政权新旧更替时代,长寿县忙于中心工作无暇顾及复员军人安置工作,因而淡然置之复员军人安置工作;步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长寿县开始逐渐意识到复员军人安置工作的重要性,遂开始重视、慎重对待复员军人安置工作;第二,政策涉略各方存有主观认识上的偏差。如长寿县干部缺乏且文化水平有限,曲解安置政策并机械执行“按原籍安置”复员军人原则,有些有技术的农村籍复员军人本可以安置在城市,却被机械的安置在农村;有些接收单位和群众存在“复员无好人,好人不复员”等歧视复员军人的认识偏差;第三,政策涉略者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导致曲解政策现象。如群众害怕复员军人回乡后分取革命胜利果实而冷淡对待复员军人;部分干部因复员军人回乡后的良好表现而危机感重重,造成干部排斥、打击复员军人等现象。因此,通过“长寿县对待复员军人安置工作的态度转变”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基层地方实践与中央顶层设计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张力的,二者既有吻合的一面,也有相背离的一面。而这也启示当代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要注意到基层地方实践与中央顶层设计之间存在的偏差,这样有助于突破学术界传统的“政策-效果”所向披靡的研究范式,深入历史长河中深刻的理解政策施行的历史过程。也启示使当代在落实中央政策时,中央既要适时颁布政策指导基层地方实践,也要适时纠正政策实施中出现的偏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中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