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Silent lacunar infarction,SLI)并发焦虑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性,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能力等; 2.探讨SLI并发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特性,包括焦虑情况、伴随抑郁症状、躯体症状等,还有开始就诊时间、就诊次数等就诊情况。 方法: 收录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病人,至少2周前因各种原因在我院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证实存在腔隙性脑梗死,均为首次发现,梗死灶直径均小于20mm,均无脑梗死发生的病史和神经系统缺损的病理体征。由经过专业训练的精神科医师及心理测评师,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排除痴呆,并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检查,按HAMA≥14分为存在焦虑,其中HAMA≥14分有46人,纳入焦虑组,HAMA<14分,32人纳入对照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被试者人口学选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能力、居住地、居住方式、职业;采用问卷形式记录被试者躯体症状、开始就诊时间、一共就诊次数等;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价被试者伴随抑郁情况。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焦虑组女性较多,平均文化程度较低,居住在农村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年龄、经济能力、居住方式、是否在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焦虑组躯体焦虑及精神焦虑均高于对照组,HAMD总分也高于对照组,其中因子分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认识障碍、绝望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与对照组相比,焦虑组头晕、失眠、胃部不适、肌肉痛、乏力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心悸、胸闷及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症状数量焦虑组明显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与对照组相比,焦虑组开始就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共就诊次数焦虑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本研究结果提示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女性SLI患者易并发焦虑障碍,平均年龄、经济能力、居住方式、是否在职和本病不相关。 2.SLI并发焦虑障碍患者以精神焦虑为主,伴有明显抑郁情绪,以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认识障碍、绝望感较为突出,人均主诉躯体症状数量明显增多,并以头晕、失眠、胃部不适、肌肉痛、乏力等突出。 3.SLI并发焦虑障碍患者开始就诊时间长短和无焦虑障碍的患者基本无差别,但一共就诊次数明显多于无焦虑障碍的患者,提示该病患者一段时间内就诊频率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