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短股骨颈患者行人工全髋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时避免下肢延长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2010年12月接受单侧THA的38例先天性短股骨颈患者临床资料。男26例,女12例;年龄45~78岁,平均62.3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例,骨关节炎17例,股骨颈骨折10例。术前29例双下肢不等长,患者均有髋部疼痛,其中24例跛行,4例腰部疼痛。术前CT测量本组患者股骨颈长度为31.8~38.9mm。平均35.3mm。。术前29例双下肢不等长,临床测量肢体短缩10~24mm,平均14.5mm;X线片测量肢体短缩11~25mm,平均14.7mm。术前Harris评分为(44.0±3.6)分。既往均无髋关节手术治疗史。术中在脱位髋关节之前先用电刀在大转子顶点作一标记点,然后在髋臼顶点固定克氏针一枚,针上固定单根缝线,伸直髋、膝关节后沿股骨纵轴将缝线牵至标记点,沿标记点剪断,保留缝线以测量假体植入后患肢长度的变化。假体试模植入后复位髋关节,恢复脱位前双下肢所处位置,再次测量大转子标记点与缝线远端之间的距离。一般行THA时建议保留适当股骨颈长度,截骨面确定为小转子上方10~15mm为宜。对于先天性短股骨颈的患者,使用最短股骨头也会造成肢体延长,因此通过减长股骨头来调节肢体长度无法进行。另外,加深髋臼可以调节肢体长度,但加深髋臼时测量及调整肢体长度较困难,故只有短缩股骨距的方法较为可行,可反复短缩,直至双下肢等长。如果按照常规手术确定截骨面于小转子上方10~15mm,即使术中使用短股骨颈假体(头颈假体长度46mm)也会造成患者患肢延长。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术中截骨面的确定与正常股骨颈患者不同,本组患者截骨平面位于小转子上方5~10mm。肢体长度的变化可通过术中挂线或术中摄X线片测量。如果患肢仍延长,可以继续截骨至双下肢等长。结果术后1d临床及X线片测量示本组3例患者下肢延长,临床测量示下肢分别延长12、16、21mm,X线片测量示分别延长13、16、22mm。其余35例双下肢差异临床测量为2~8mm,平均4mm;X线片测量为1~9mm,平均5mm;均<10mm,视为等长。本组总等长率为92.1%(35/38)。术后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68个月,平均43.8个月。1例下肢延长16mm患者,术后3周下床活动时可见明显步态异常,经增加足跟垫矫正后仍有轻度跛行;2例不等长患者有轻度跛行。其余双下肢等长患者行走均正常,髋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6个月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6.7±2.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0,P=0.031)。X线片复查示假体无松动与下沉。结论随着THA技术的成熟及临床广泛应用,接受THA手术的先天性短股骨颈患者也会越来越多,对于此类患者术中应注意下肢长度的测量和截骨平面的确定,有时截取较多股骨颈不但不会引起假体稳定性的下降,还可避免下肢不等长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但先天性短股骨颈患者与普通患者关节置换的返修率以及两种患者术后远期关节功能是否存在差异,仍需进一步随访。因本组患者均采用带领股骨柄,对于短股骨颈患者选择无领股骨柄时能否增加股骨颈的截骨量,尚需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