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时间里,浙江省从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态起步,不仅发展成为国内最富裕的省份,也成为社会发展方面的领先省份。本研究的出发点是解释浙江经济发展绩效,回答是什么主要因素使浙江取得了这些成就。 浙江经济的独特性起源于浙江农村劳动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的方式。这种方式决定了当地的生产组织形式,并随着生产组织的演进最终使浙江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结构性特征。为了把“当地劳动人民参与经济发展的方式”概念化,本研究把浙江农村劳动人民参与经济发展的特殊方式形象化地定义为“群众式工业化”。 本文的中心命题是:浙江经济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是群众式工业化。这种发展模式的本质特征是,工业化所必需的要素不是外生的,而是由当地劳动群众主动参与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它决定了当地劳动-创业者在跨过工业化门槛时所形成的基本生产单位(家庭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模式,决定了浙江民营企业的行为特征和成长路径,决定了浙江最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结构升级的演进动力。这种产业组织形态使数量众多而平均规模不大的企业,通过分工合作而同时获得规模经济和灵活性的竞争优势,也使浙江经济以全产业链的工业为竞争单位。这种竞争形式继而影响了经济发展成果的分配,使工业生产的附加值大部分留在当地,又由于产业集群的流动机制,使产业内的利润率趋于均等。 本研究通过分析考察群众式工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浙江起源和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和演进动力,解释资本、市场、技术等在浙江发展起点上并不具备的要素是怎样在发展过程中被内生地创造出来和积累起来的,并深入讨论了产业组织形态和集群演进动力。本研究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视野讨论浙江群众式工业化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回答群众式工业化为什么发生在浙江而不是别的地方。 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是三个案例,通过回顾三个产业的发展历史,展示群众式工业化的动态演进过程,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产业是如何在普通劳动者手中创造出来的。这些案例共同证明前面理论章节所展示出的因果逻辑和发展机制。 群众式工业化作为一种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重新塑造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视角,它所揭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是关于当地劳动人民对于发展的主动作用以及发展的多样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