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流动人口的剧增、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和耐药结核菌的出现,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又重新流行。根据WHO最新报告,目前全球超过1/3的人口感染结核杆菌(约20亿),其中约10%的人口将发展为活动性结核,在HIV感染患者中发病率则更高。结核病已与艾滋病、血吸虫感染并列为世界三大传染性疾病。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耐药结核菌疫情严重的国家之一,疫情形势严峻,防治任务艰巨。卡介苗作为目前唯一的预防结核杆菌感染的疫苗其保护效率仅在0%~85%之间。因此,发展新型抗结核病疫苗已成为医学界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机体细胞免疫应答能力的提高在抗结核菌感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结核杆菌疫苗的免疫效果,尤其是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是研究抗结核杆菌感染疫苗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基于上述考虑,开展了下列研究工作: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结核杆菌6kD早期分泌蛋白(ESAT-6)和Flt3配体(flt3-ligand,FL)的重组pIRES质粒,并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结核杆菌DNA疫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的方法,分别扩增出结核杆菌ESAT-6全长和人FL的胞外段基因。分别将这两部分基因定向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用脂质体转染质粒至GMC中,Western blot鉴定其能否在GMC中表达。结果:核酸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该重组质粒在体外GMC中能表达ESAT-6和FL两种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杆菌ESAT-6和FL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质粒,并在体外实现了两者的共表达。第二部分结核杆菌ESAT-6和Flt3配体重组DNA疫苗诱导C57BL/6小鼠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目的:研究结核杆菌ESAT-6及FL共表达质粒对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免疫小鼠,检测小鼠体内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Th1与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分泌以及小鼠血清ESAT-6特异性IgG型抗体的水平。结果:联合ESAT-6与FL的DNA疫苗免疫效果高于单纯ESAT-6的DNA疫苗。以质粒pIRES-ESAT6-FL初次免疫,再用ESAT-61-20多肽加强的异源性组合免疫方案诱导的免疫效果最好。结论:结核杆菌ESAT-6及FL胞外段共表达质粒能够提高小鼠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