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的雍和宫继清朝之后,继续发挥着联系蒙藏的作用。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首次对抗战之前的雍和宫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较为深入的论述了抗战之前的雍和宫的各个方面。本文从文化与历史的角度对现有历史文献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雍和宫管理体制的变迁、驻京两翼四班呼图克图制度的取消以及民国时期雍和宫在中央政府与西藏达赖喇嘛关系上所起作用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为第一简述清代时期的雍和宫。主要简述雍和宫改庙的原因,清代雍和宫的管理体制,喇嘛的数量以及雍和宫及其喇嘛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上的作用。第二主要探讨了雍和宫管理体制的变迁。着重论述了管理雍和宫中央机构的沿革即从蒙藏院到蒙藏委员会,从喇嘛印务处到北平喇嘛寺庙整理委员会的变化过程。以及雍和宫内部管理体制的变迁即随着雍和宫的开放,其管理体制由沿用清代时期喇嘛不得干涉庙内事务到雍和宫的重大事务均有宫内喇嘛决定的过程。第三详细叙述了雍和宫喇嘛的数量,钱粮,维修计划以及雍和宫开放。在这一部分中,根据现有资料以及相关档案,考证了当时的雍和宫喇嘛的数量,钱粮,以及为了保护内地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民国政府所制定的维修计划。第四部分主要是论述了雍和宫僧人的作用。这种作用一是表现在当章嘉办事处以及北平喇嘛事务处贪污喇嘛钱粮的时,雍和宫的僧人代表北平、热河、五台山等地的喇嘛向蒙藏委员会申述喇嘛状况,申请补发钱粮。第二表现在雍和宫的特殊地位上,即雍和宫是中央政府联系西藏地方政府的桥梁。民国期间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雍和宫为十三世达赖喇嘛与中央政府恢复正常关系提供了契机。这种桥梁作用还表现在雍和宫的主持贡觉仲尼上。贡觉仲尼作为达赖喇嘛派往中央的代表,为维护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关系,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要探讨的中心问题是:雍和宫管理体制的沿革,雍和宫“驻京两翼四班呼图克图”制度取消的原因以及雍和宫僧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