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技术创新对我国发展来讲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现实地位和发展状况显示:国有企业应当也能够成为技术创新的排头兵。研究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分析问题,对症下药,把技术创新战略贯穿到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国有企业的增长质量,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活力,从而增强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使国有经济引导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创新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辨证关系,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又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和保证。从本质上说,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的过程。反过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就是持续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技术不断积累的过程。技术创新过程和企业竞争力的形成过程是企业组织运营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分割。企业竞争力强调的是企业自身品质的一种状态,而技术创新过程强调的是企业运营管理的一种动态过程。企业宜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分析国有企业近年来科技统计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国有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体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用于技术创新活动的经费也持续攀升,技术创新取得明显进展,成果不断增加。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科技投入不足;科学研究整体实力不强,优秀技术人才比较缺乏;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引进费用过高,对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能力还较差等。尤其通过国有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科研情况的比较分析,发现技术创新效率低下,是目前国有企业科研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从2006年的具体数据分析来看,在技术创新的投入方面,国有企业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的投入虽然还不够,但已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三类企业科研投入相差不大;在创新管理与成效方面,R&D项目平均费用国有企业不到其他两类企业的一半,国有企业专利申请数和拥有专利数在总量上和企业平均量上都不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效果很不理想,效率较低。因此,本文认为问题不是国有企业的投入太低,或者说技术创新投入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技术创新的效率太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工作尚需要进一步改进。深刻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利于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措施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这些问题的内部原因有: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广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内在动力;企业的科研费用支出不高,技术创新管理经验缺乏;以及国有企业的历史原因等。外部原因有: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完善,产学研配合还不够紧密,造成科研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法律体系还未建立,国家对国有企业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支撑力度也不够;社会科研中介机构不规范,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等。另外,很多国有企业在行业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缺乏创新的市场竞争压力也是个重要原因。针对当前的具体情况,积极借鉴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两个层次来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是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创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社会经济环境,具体措施建议有整合国家科技资源,建立统一、高效的组织架构体系,提高技术创新工作的组织效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税收支持和引导;积极推进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创造科研成果转化和流通的市场环境;把技术创新指标纳入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考核体系等。其次,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充分认识国有企业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和带头作用,增强历史使命感,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战略,切实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体措施建议有更新观念,加强体制创新,使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以人为本,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提高领导和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增加科研投入,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加强技术研发管理,提高企业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自由、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等。惟有此,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增强,才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整个民族的创新热情,推动国家创新高潮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