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危害马铃薯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国内外学者对此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关于马铃薯晚疫病菌生存策略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中国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国家提出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将马铃薯的生产提高到战略高度,因此研究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对于我国的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马铃薯晚疫病菌株之间的个体竞争,初步探究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多重侵染时的生存策略,同时本研究还调查了全国4大主要耕作区部分基因的多样性情况,旨在了解我国主要马铃薯产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为抗病品种、化学药剂的施用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1、本论文首先通过分析不同基因型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多重侵染第5 d,第6d,第7d时对叶片造成的病斑面积大小,来研究多重侵染与致病力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只有第5d时二者相关性不显著(P=0.074),第6 d,第7d和3d平均的病斑面积,与多重侵染菌株数为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都大于0.900(第6dP=0.035,第7dP=0.029,3d平均病斑面积P=0.031)。由此说明多个基因型不同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同时侵染同一叶片的时候,造成的病斑面积,要比相同剂量孢子囊悬浮液单独接种马铃薯晚疫病菌,造成的病斑面积大,即多重侵染会增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致病力。2、通过测量遗传相似度不同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叶片造成的病斑面积大小,来研究马铃薯晚疫病菌遗传相似度与致病力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第5 d,第6 d,第7d和3d平均病斑面积,随着遗传相似度差距的增大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相关系数都大于-0.800,但是显著性检测显示第5 d,第6 d,第7d和3d平均病斑面积的P值都大于0.050,即都不显著。因此本试验中,马铃薯晚疫病菌株的遗传相似度与其造成的致病性呈负相关,但没有显著相关性。3、通过将两株菌株共同侵染的组合进行单孢子囊分离,分析不同菌株孢子囊所占比例,来探究不同菌株的竞争力。结果表明,有4个组合只能鉴别到其中一种菌株的孢子囊,另外一种菌株没有孢子囊被鉴别到,这种情况占了2/3。综合这些组合的遗传相似度情况可以发现,这些组合的菌株遗传相似度都比较低,我们推测出现这种情况是一种菌株完全被另一种菌株抑制,由此说明遗传相似度越低,菌株之间的竞争越激烈。4、选取8个省份共116个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对两个线粒体基因Cox1, Nad9和两个核基因β-Tubulin,EF1-α进行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群体所有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π)和单倍型多样性(Hd)都比较低,甚至部分地区的部分基因π=0,说明这些群体中这4个基因都比较保守,从单倍型来看,EF1-α具有较丰富的单倍型。遗传分化和中性检验发现,Nad9基因和β-Tubulin基因基本没有分化,同时还受到负选择压力的作用,可能是因为Nad9基因和β-Tubulin基因功能非常重要,突变会严重影响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