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过程控制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研究——以希联医院基坑工程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l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坑支护工程由于造价高,工程建设数量多,建设周期不长,是各单位开拓市场的重点方向。岩土性质的千变万化,地质埋藏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均匀性,往往造成勘察所得的数据离散性很大,难以代表土层的总体情况,并且精确度较低。因此,基坑支护工程对设计和施工人员的经验要求极高。基坑支护工程由于技术复杂,涉及学科范围广,变化因素多,偶然因素较多,造成基坑事故频繁,是建筑工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技术上的难点,同时也是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的重点。  本文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详细研究了希联医院基坑设计、施工、监测的全过程与基坑支护有关的重大变动。  (2)通过详细研究希联医院设计方案成型过程,分别进行了基坑设计过程中周边环境分析、地质条件分析、基坑分段及计算剖面选择分析,不同支护类型试算结果分析,让基坑支护设计者对支护方案设计的步骤及思路有一个形象的参考。  (3)分别分析了希联医院实施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变动的缘由、影响及解决过程、相应的设计变更,让基坑支护设计者对基坑支护实施过程中相应问题的解决过程能有具体的认识。  (4)统计分析了基坑开挖后一年以内的变形监测数据,对数据分段进行变形曲线绘制与分析,同时研究了几个变形监测异常点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5)分析总结了基坑支护设计步骤,将基坑支护设计过程分解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收集工程设计及环境资料、收集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基坑支护形式选择、基坑降水设计四个步骤,并对每个步骤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使基坑支护设计人员设计时有较为明晰的参考。  (6)对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化设计进行了分析,将信息按来源分为外部条件变化、内部需求变化、监测变形的异常三个类型,对每个类型的信息解决流程进行分析总结。基坑设计施工人员解决整个基坑生命周期中各类变动时可做参考使用。  本文对基坑支护工作进行以下几点总结建议:  (1)基坑支护设计前应先进行资料收集。收集的资料均应进行整理标注,保证设计的时候不能漏项。任何的漏项都关系到基坑支护设计的成败。  (2)基坑支护设计与其地质条件息息相关,因此有很强的地域性。每个基坑支护设计均应特别注意收集工程当地的设计施工经验教训。应用当地未采用过的支护方式时应慎之又慎。  (3)基坑设计设计人员有时会对地勘报告的地层参数进行部分调整。该调整应有较为丰富的工程经验作为依据。如当地工程经验不足时应征求地勘单位意见或进行试验确定。  (4)基坑支护工程应特别注意信息化设计施工。施工、监测单位应及时反馈信息,设计应及时进行处理,缩短处理流程与时间可以极大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资源前景非常可观,总资源量达10.8×1012 m3,而整个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量达8.3×1012 m3,说明上古生界勘探前景巨大、领域十分广阔,是盆地天然气勘
寿江流域地处四川省北西部阿坝州汶川县南部,位于邛崃山系、龙门山系之间,系岷江右岸一级支流。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降雨丰富,地质灾害频发,特别是滑坡、崩塌
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是20世纪科技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服务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机器人在家用、娱乐、医用、建筑、救灾等方面有很多的应用。而机器视觉能够为服务机器人提供
高速加工作为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为世人瞩目,它的发展使得加工制造业产出越来越高、损耗越来越低。高速电主轴的发展和成熟是实现高速加工的最关键因素,电机与主轴的合二为一使得能量传递更有效率,加工更平稳,这对实现高速加工至关重要。电主轴采用了内置式电机,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功率损耗小、转动惯量小、快速响应性好、易于实现无级调速和精密控制等优点。但以往的电主轴较多采用功率损耗大的异步电
产品服务系统是在制造业服务化背景下出现的新型生产系统。深入研究并实施产品服务系统,有助于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产品服务系统的核心是充分考虑客户需求,调动供应商积极参与
作者的经历、思想会在投射在笔下文字中,形成独特的,难以复制的风格.本文依照先“知人”后“论事”的逻辑顺序:简要介绍金圣叹的生平经历与文化背景;其次分析他的《第五才子
本课题所研究的液压数字控制装置属于数字液压领域,该装置可以将液压装置与数字控制技术结合到一体,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液压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对输出油液流量,压力的
《丝绸文化与产品》慕课课程是苏州大学依托对“丝绸”研究的历史积淀,在国家“新丝绸之路”政策背景下,基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需求而诞生的一门旨在提升大学生对丝绸文化通识
期刊
目前我国尚无成熟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能够有效控制滑模施工用低坍落度混凝土的工作性.为了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质量和平整度,从路面混凝土配制技术出发,基于自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