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RSMC Tokyo(Regional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Center Tokyo–Typhoon Center)、中国气象局(CMA)以及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最佳路径资料集,NGCC(National Geomatics Center of China)1:4000000地理地图数据,ERSST(Extended Reconstructed 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RSMC Tokyo(Regional Specialized Meteorological Center Tokyo–Typhoon Center)、中国气象局(CMA)以及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最佳路径资料集,NGCC(National Geomatics Center of China)1:4000000地理地图数据,ERSST(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version 4海表温度数据,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降水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1977-2017年期间不同时段不同季节的热带北大西洋(tropical North Atlantic,简称为TNA)海表温度距平(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简称为SSTA)与夏秋季西北太平洋(western North Pacific,简称为WNP)热带气旋登陆频数的相关性,以及在其影响下的西北太平洋大气环流的异常分布特征,旨在探讨TNA SSTA影响WNP热带气旋登陆频数的可能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1977-2016年夏秋季(六到十月)同期的TNA SSTA与登陆中国、越南、朝鲜半岛日本(简称为日韩)以及整个东亚的热带气旋频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NA SSTA主要通过改变WNP的大气环流形式来调制热带气旋的生成位置以及生成频数,从而影响热带气旋的登陆频数。在TNA SST偏冷的年份,较强的低层相对涡度以及较弱的垂直风切导致热带气旋更易生成于中国南海(South China Sea,简称SCS)以及菲律宾西部海域(western Philippine Sea,简称为WPS)。以上两个因素再加之较大的中层相对湿度,使得在WNP东部(eastern part of WNP,简称为EWNP)有更多热带气旋生成。在这些区域更加频繁的热带气旋生成活动,会使得登陆越南(主要生成于SCS、WPS的热带气旋)、华南(主要生成于SCS)、台湾(主要生成于WPS)以及日韩(主要生成于WPS、EWNP)的热带气旋偏多。在高低海温年,登陆这些区域的热带气旋路径与相应时段的平均引导气流大致吻合,但实际登陆频数以及路径密度差异与引导气流的偏差对应的不好。TNA SST对WNP大尺度环流的调制作用,可能通过前人所提出的两种路径——印度洋中继机制以及副热带东太平洋中继机制——来得以实现。(2)1979-2017年春季(三到五月)的TNA SSTA与秋季(九到十一月)登陆中国大陆的强热带气旋存在显著正相关。观测资料分析表明,正TNA SSTA会通过Gill型罗斯贝波相应和蒸发风反馈机制等过程,在WNP西部(western part of WNP,简称为WWNP)产生暖的SSTA。偏暖的WWNP SST以及偏高的中层相对湿度会对热带气旋的生成位置以及增强过程造成影响,使得登陆中国大陆的强热带气旋增多。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保留不同母树株数(45株/ha、75株/ha、120株/ha、195株/ha)主伐后9a的油松(Pinustabulaeformis)种群为对象,试图从种群结构与空间格局入手,对主伐保留不同母树株数的油松人工林种群稳定性加以描述,基于主伐后油松人工林种群稳定性结合主伐后更新个体的生长指标差异对林场下一步的抚育工作给出合理化建议,为促进油松林天然更新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同类地区森林生产经营提
交互学习在计算机学科领域中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其核心思想是利用人类与计算机双方的优势,处理双方中单独一方都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于如何设计一个人机循环来完成交互
在临床应用上,病变肺的分割是肺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非常关键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复杂的结构、病理的改变、个体的差异性以及较低的成像质量,临床上对三维低剂量CT图像进行
本文采用了1979-2015年间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提供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最佳路径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简称NCEP)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
叶片是植物水分传输的终端,其水力特性表征了植物适应不同外界环境而形成的水分生存策略,叶片水势和气孔导度常作为衡量植物对于不同水分条件响应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以滴灌充分(DIFI)、滴灌控水(DICI)、不灌溉(CK)三个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的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冠层不同高度处的叶片水势(包括正午叶水势(Ψzw)、黎明前叶水势(Ψpd)和正午茎干水势(Ψs))、气孔导度(Gs)、叶片含水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会逐渐衰竭直至耗尽。为了应对世界可能在未来面临的能源危机,托卡马克装置项目被提出。相较于传统的核发电站使用的核裂变反应技术,托卡马克装置利用以氢同位素氘和氚的原子核实现的核聚变反应具有效率更高、放射性污染更小、对环境污染更小、能源可再生等优点。作为托卡马克装置项目的子项目,辉光放电清洗(GDC)电极旨在清除第一壁表面的核燃料粒子和其它的杂质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但同时沿海地区也是遭受海洋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区域.海洋灾害频繁的发生,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主要研究
可在拉伸、扭转、弯曲等多种大变形条件下正常工作的柔性电子器件在数字信息、可再生能源、健康医疗、生物传感等领域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柔性应变传感器突破了传统应变传
随着煤矿采深的增加,许多煌斑岩层状大面积侵入条件下超过20m的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纷纷展开。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多次遇到了按传统矿压理论选取的支架一再提高工作阻力后仍然不能满足要求而出现的压架现象,生产实践证明,传统的矿压理论已经不能很好的指导煌斑岩层状大面积侵入条件下特厚煤层的开采。煌斑岩层状侵入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采场的顶板、顶煤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导致开采工作面的覆岩结构和移动规律与传统工作面有
大埔木构建筑类型丰富,构架精美,受地缘及迁徙文化影响,与梅州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异。通过调研归类,对该区域木构建筑的形制及木构架建构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时代地域特征。大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