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伴随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将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阶段性目标的中央经济建设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新时期,城市化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化内涵及动力的加速研究。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城市化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也应该受到普遍关注。这一理论的研究对于在现实中利用有限的资金资源,突破城市化进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充分发挥金融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更好地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在理论部分,本文首先对金融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理论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回顾我国的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互动理论——金融通过将更高比例的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来加快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通过人、财、物的聚集,加大了城市经济中的资金需求,促进金融部门的稳定快速发展。在实证部分,本文首先以经济增长、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带有控制变量的VAR模型,从全国的层面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对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及效率变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然后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横截面数据模型,分别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和最小二乘法从省市和城市这两个层面来对我国的金融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作全面的考察,以实证结果支撑本文的理论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上,我国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及效率变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改革开放以后,金融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单向Granger原因。即使下放到各省市或地级以上城市的层面,我国金融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仍是非常显著的;我国金融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存在地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