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稳健性和债权人保护的实证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稳健性一直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关心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在稳健性的起因、计量及经济后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会计稳健性缓解了企业与外部及其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了企业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为保护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债权人提供了良好的机制。鉴于债权人在法律和公司治理方面较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相比较为弱势的地位,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其自身信贷风险增大,因而研究如何对债权人进行保护,尤其是从会计稳健性角度入手对其进行保护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会计稳健性在我国引入的较晚,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才正式引入了稳健性的概念,之后的十几年间,通过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在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稳健性进行了适度运用,因而新会计准则关于稳健性的相关规定是否会影响其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也是关心的问题。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会计稳健性、债权人保护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文献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2004-200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入手,试图使用直接的方式计量会计稳健性和债权人保护,并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证明会计稳健性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接下来,本文还分析验证了新会计准则下稳健性对于债权人的保护作用。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以经过期初总资产标准化的非经营性应计衡量的会计稳健性与以债务人违约情况衡量的债权人受保护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在新准则下,这种相关关系依然存在,从而证明了之前的假设,即会计稳健性确实可以对债权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新准则下这种作用依然存在。  本文最后对债权人利用会计稳健性进行自我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也讨论了本研究的局限之处。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舞弊案件的频繁发生,财务舞弊问题越来越成为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使用者深恶痛绝的上市公司恶疾。财务舞弊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和扭曲,影响了利益相关主体的决策
国有企业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也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实力,对于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具有劳动力低成本,资源丰富的优势,这有利于我国OEM企业在较大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并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在现阶段,OEM这种生产
新品种“荧点×睿光”以“菁松、皓月”为育种素材,采用单杂交方式,将三眠基因M3及控制茧黄荧光基因Fx导入而育成的具茧荧光色判性特征的三眠蚕品种.全茧量1.525g、茧层量0.3
船舶供油市场是航运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油产品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物资,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交通水运企业中,燃油是船舶安全正常航行的动力,是我国航运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政府对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融合的进一步推进,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在全业务运营竞争不断深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