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对门诊就诊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T2DM患者HbA1c达标的影响因素。2、探讨如何在临床工作中做好血糖管理,以提高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整体水平。方法:以2012年04—0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专科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400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为:①一般信息;②自我监测情况;③病程及降糖治疗方案;④合并症、并发症情况及患病时间;⑤最近1次FBG、2hPBG、HbA1c等检查结果。按不同标准予以分组,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bA1c达标率仅为21.75%,达标组与未达标组在年龄、病程及血脂控制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男229例,女171例。发病年龄男性为48±11.0岁,女性为51±10.2岁。女性发病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3、提示: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有升高趋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有下降趋势,且以病程5年为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400例患者中,FPG、2hPBG、TG、TC、LDL-C、BP、BMI控制理想者占比较低,分别为16.75%、7.25%、44.75%、44.25%、42.25%、36.75%、42.25%。5、自我监测血糖者199名,未自我检测者201名,HbA1c值分别为8.63±1.89,8.80±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5)。6、该研究显示T2DM患者并发症患病率高,神经病变(DNP)32%,肾脏病变(DN)31.25%,视网膜病变(DR)26.5%,糖尿病足(DF)为6%。HbA1c未达标组并发症的患病率略高于达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不同治疗方案之间,患者HbA1c值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仅在病程上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 <0.01)8、应用胰岛素组在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肾脏病变三个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未应用胰岛素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1、该研究显示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达标率低,HbA1c与患者病程、治疗方案、自我管理及并发症情况相关。2、T2DM患者缺乏必要的医学教育,自我管理不规范甚至缺乏。3、病程是治疗方案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缺乏科学性。该研究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程及个体特点,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注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