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动儿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双重弱势群体,关注和研究他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心理韧性的形成是个体的一系列品质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应对方式是个体在面对应激生活事件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对流动儿童能否良好融入城市、保持身心健康以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质性、问卷和实验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提高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水平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运用指导。研究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了优秀流动儿童和不优秀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特质并建构模型,同时比较两者的异同。质性探讨优秀流动儿童和不优秀流动儿童面临的挫折类型,探讨在具体挫折情境下的应对方式层次,并比较两者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流动儿童比不优秀流动儿童拥有更多的心理韧性特质,在应对挫折时,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探讨了高低韧性流动儿童外显心理韧性和外显应对水平及两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个人力方面人际和谐得分显著最高,失败中成长得分最低;在社会支持方面,朋友支持得分显著最高,家庭支持得分显著最低。流动儿童的外显应对方式水平处于中等水平,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消极应对方式。高心理韧性组在学习成绩、父亲文化程度上显著高于低心理韧性组,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文化程度上不影响心理韧性的形成。高外显组的心理韧性和外显应对方式不相关,低外显组的心理韧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外显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高外显组的流动儿童心理韧性更稳定,低外显组的心理韧性的高低依赖于应对方式的选择。研究三提出了内隐心理韧性和内隐应对方式的概念,采用内隐联想实验的方法对流动儿童内隐心理韧性和内隐应对进行了测验,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问卷测得的结果探讨了外显和内隐心理韧性的关系以及外显和内隐应对方式的关系。在内隐心理韧性的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高外显心理韧性组比低外显心理韧性组在内隐上更倾向于心理韧性,高外显组的内隐心理韧性—应对与外显心理韧性—应对无相关,表明这是两套独立的系统。在内隐应对方式的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高外显应对方式组内隐心理韧性效应显著,低外显心理韧性组内隐心理韧性效应不显著。在内隐心理韧性和内隐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高低外显组的内隐心理韧性和内隐应对方式均没有显著性相关,表明内隐心理韧性和内隐应对方式是互相独立的。总之,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探讨了优秀和不优秀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特质和形成的过程以及应对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高低心理韧性组外显心理韧性水平和流动儿童应对水平及其相互关系;在实验研究中提出了内隐心理韧性和内隐应对方式的概念,探讨了高低外显心理韧性组的内隐心理韧性和高低外显应对方式组的内隐应对方式状况,并探讨了高低外显组中内隐/外显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研究层层递进,一脉相承,较为深入地揭示了心理韧性决定了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的选择和学习又会形成和影响心理韧性。对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的研究起到了拓展和深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