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研究适合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显得尤为必要。暴露于海洋和除冰盐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大多会因氯盐引发的钢筋锈蚀而发生性能退化,甚至过早破坏。本文针对这种现象,以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为耐久性指标,研究适合于C30、C40、C50、C60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在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以全计算法为基础的基于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C30、C40、C50、C60的高性能混凝土时存在的不足,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分析,对此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采用以全计算法为基础的基于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四种不同强度等级为C30、C40、C50、C60的高性能混凝土,检测其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其抗压强度较设计要求有富余,且这些富余值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大而降低;其通过混凝土的电通量亦呈偏大的情况,有待于改善。结合配合比数据说明,此配合比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胶凝材料用量偏大、用水量偏多及砂率偏大。2.引入修正系数修正全计算法中的用水量公式,初步优化配合比,配制C30、C40、C50、C60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而言,选用相同范围的修正系数,初步优化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初步优化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降低率相当。结合初步优化前抗压强度富余值的变化规律,可以推出,针对C30C60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适当减小。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表明,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而言,选用相同范围的修正系数,电通量下降率随着强度等级的增大而增大。可以推出,针对C30C60的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亦可以适当减小。3.拟定不同强度等级的用水量修正系数,分别为: γC30=0.830.86, γC40=0.860.89, γC50=0.890.93, γC60=0.910.95,采用磨细钢渣粉∶粉煤灰∶硅灰为4∶5∶1的复合型掺合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优化配合比的验证,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果。优化后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通过高性能混凝土的电通量基本达到优良标准,表明采用上述用水量修正系数是可行的。4.采用压汞实验对优化配合比前后的混凝土孔结构参数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优化配合比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可几孔径和平均孔径均比优化前明显减小,孔结构得到了改善;强度等级高的高性能混凝土,其孔结构更加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