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老年人意外跌倒是对其健康的一大威胁。本文欲从各年龄段健康女性跨越障碍时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结合感觉统合能力的增龄性变化趋势中,探寻老年人跨越障碍易跌倒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今后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防止跌倒,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北京市区社区居住各年龄段女性140名。通过问卷筛查所有受试者,确保其身体基本健康,无明显创伤和疾病。采用Good Balance静态平衡测试仪测试对4种动作模式下的重心轨迹,采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平面摄像系统记录受试者跨越3种高度(10cm、15cm、20cm)障碍物时的动作。使用视讯运动解析系统进行平面定点多点解析并通过Kistler软件对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获得运动学和动力学指标数据。对所有指标均按年龄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静态平衡测试结果显示各年龄组间差异更多出现在单腿睁眼模式下和X、Y轴轨迹长指标中;70岁组与其他年龄组间差异更多显著性意义。所测各指标曲线基本按照单腿睁眼、线性睁眼、双腿闭眼、双腿睁眼的顺序逐渐下移。2.跨越障碍动作分析发现,步速指标70岁组与20、50岁组在3种高度障碍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经身高归一化显著性消失但是减小趋势仍存在。此外,随年龄增大有着步态周期变长、步频减小、步幅减小以及步速降低的趋势。3.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跨越障碍时加大了双足支撑的时间比例,且下肢关节角度随年龄增长而减小,跨越障碍时的步幅小,领先足的足跟距离小,跟随足的净高不足。结论1.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显示老年人身体重心的前后与左右晃动程度显著大于年轻人;单脚睁眼模式难度适宜,具有良好年龄区分度。因此,X与Y轴轨迹长指标和单脚睁眼动作测试模式可敏感反映老年人静态的姿势控制能力。2.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跨越障碍时所测指标的变化反映出其下肢运动机能已经出现衰退。其中双足之问支撑面较小,领先足落点距障碍较近可能是发生磕绊造成跌倒的原因。可将此2项指标作为运动中跌倒风险预测的参考指标。3.本研究步态结果显示50岁是动作控制能力衰退的转折点。其中步频、步幅、步速、支撑相和摆动相比例等指标的增龄性变化曲线均以50岁为拐点,此后相应能力衰退速度加快。提示可将50岁作为跌倒预防工作的关键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