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节(1873-1935)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与学者之一,以《蒹葭楼诗》与汉魏六朝诗歌笺注闻名于世。本文旨在研究黄节汉魏六朝诗学思想,以其晚年执教北大时所注《汉魏乐府风笺》、《魏武帝魏文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咏怀诗注》及《谢康乐诗注》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读诗三札记》与《蒹葭楼诗》,通过文本细读,探讨黄节注诗的思想来源,探索其隐含于诗注中的汉魏六朝诗学思想,并努力发掘在诗注文本中所体现出的黄节个人的心志与情感,明白其之所以成为独特一家的原因,以及他的诗学思想和诗学实践,在我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促进意义。论文第一章首先研究黄节从晚清到民国初年的思想转变。黄节于1902至1911年间在上海与同学邓实先后创办《政艺通报》及《国粹学报》,致力于反清排满的革命思想的宣传,以“爱国、保种、存学”为目标,撰写充满民族主义精神的《黄史》,对社会政教事业充满热心与抱负。辛亥革命后,满清覆灭,黄节北上赴京,目睹袁氏专权及其后的军阀专制,对社会国家感到极大痛心,其性格的狷介与孤傲又加剧了这种痛苦。因此,面对国家接连不断的战争与列国侵占的危机,黄节一面感到莫大的失望与哀愤,不肯轻易投入政局,一面则返约于内心,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将安身立命的志业与追求逐渐放入读诗、讲诗、写诗中去,希望凭借诗教的力量,可以使人明志,正人性情,庶几于国事有裨。其次分析黄节诗注的体例与方法,说明黄节诗注主要通过解题、笺注、集评相结合的体例,详注诗歌源流与典故,并格外注重对诗歌背景的补充与诗心的阐发。而贯穿其诗注的批评方法则主要是“观其志之所之”的以意逆志、“考其所处环境,最忌穿凿附会”的知人论世和注重诗歌艺术的“赏鉴其文艺”。论文第二章详细探讨黄节体现在《汉魏乐府风笺》一书中的乐府观及其意义。黄节比照《诗经》的体例,将汉魏乐府分为风、雅、颂三类,认为汉魏乐府中的相和歌辞与杂曲歌辞相当于《诗经》中的风诗。这一注重诗歌教化功能的诗学思想,其来源是《毛诗序》和清代朱止谿的《乐府广序》。《乐府广序》仿《毛诗序》义例,为各篇撰写小序,以阐发诗义,而侧重抉发诗中美刺讽谏的意旨。黄节在诗歌的集评中大量选取了朱止谿对诗旨的解说,但并非执定一家之说,而是在对诗歌美刺讽谏作用的强调中表现了他对当时战乱不已的社会现实的寄托。在《汉魏乐府风笺》一书中,黄节也仔细探讨了从汉至魏乐府的流变。认为汉代立乐府机构,从民间采诗,是汉乐府最有价值之处,至魏,乐府由民间之诗转为贵族之诗,然犹存古之遗意,至晋宋而乐府又一变,拟古风气转拘转深,遂失乐府真正之价值与意义。黄节此书,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乐府专题研究的重要著作,开其后逐渐兴起的汉魏六朝乐府研究风气,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史中旧学与新学复杂交汇。其后他的学生萧涤非撰《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基本上承袭了黄节的观点并加以补充发展,也是现代乐府研究的出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