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化学转化机制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储锂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电网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LIBs)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石墨负极因理论比容量低和功率输出能力不足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当下动力电池的发展需求,因此,开发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新型负极迫在眉睫。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要求开发高容量负极材料和构建高效而又稳定的电荷传输系统。
  鉴于过渡金属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氮化物及硒化物等)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灵活的组分结构可调变性,为构建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锂电负极提供了可能。本论文以Fe/Co基化合物为研究主体,从微观结构调控和与碳复合两方面对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改性。首先,发展了一种普适性的方法,可控构建了三维石墨烯框架结构。这种三维框架结构作为活性物质的存储“仓库”,不但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宿主基质,还保障了电子和离子在整个电极的高效传输性能。其次,对构建的三维框架进行了杂原子修饰,通过改变电荷分布进一步提高其电子和离子导电性。再次,通过引入配位键的策略来强化组分界面间的交互作用,实现复合体系中电化学协同效应的加强。最后,通过优化物质组成和结构调控,合成了高容量与高稳定性兼备的目标材料。
  提出了基于三维框架结构设计的双重复合保护策略。在所制备的rGO/Fe3O4/AC复合材料中,无定型碳(AC)作为第一保护层,阻止了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保证电化学反应界面的稳定性;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框架结构作为第二保护层,将活性物质Fe3O4牢固地锚定其框架之内,借助彼此间紧密的界面接触,抑制了其在深度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脱落和rGO片层的再堆叠,保证电极整体的高导电性和力学稳定性。
  借助AC包覆和三维rGO框架结构的优势,通过N掺杂改变rGO表面电荷分布,进一步提高其导电性。所制备的“三维框架填充型”复合材料Fe2N/AC/rGO在不额外添加导电剂的情况下仍表现出优异的倍率特性和极高的循环稳定性。在0.5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5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高达98.9%(相对第三圈容量)。通过对比Fe2N/AC/rGO与机械混合相同化学组成材料的循环性能,发现在该复合体系中存在电化学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rGO片层的物理限域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协同作用,通过引入配位键来强化组分间的相互作用。以ZIF-67金属有机框架(MOF)为模板,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辅助诱导原位自组装及后续柯肯达尔效应诱导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三明治夹层多级中空结构”的Co3O4/NGC/rGO复合材料,实现了活性物质的均匀负载和组分间相互作用力的加强。在该复合材料中,N掺杂石墨化碳层(NGC)在活性物质Co3O4和rGO片层间搭建起了电子快速传递的桥梁,不但降低了电荷传递电阻,而且还增加了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得益于该材料多级中空结构的阶梯式缓冲效应和电化学协同作用,在不额外添加导电助剂的条件下,循环300个周期后比容量仍高达930.8mA h g-1(电流密度为0.5A g-1)。通过分析循环过程恒流充放电特性及其微分曲线,发现前期循环过程中容量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界面储锂的贡献。
  为制备兼具高容量及大倍率下稳定循环的电极材料,选用比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性高、氧化还原位点丰富和电化学反应可逆性好的硒化物作为活性物质,借助前期的改性手段和构建策略进一步制备了N掺杂“三明治夹层蜂窝状”复合材料CoSe/NGC/rGO。通过不同扫速CV测试证实了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和动力学特性。作为LIBs负极,其经过10A g-1的大电流冲击后,再在1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个周期仍具有高达843mA h g-1的可逆容量,实现了高容量与高稳定性的兼备。与文献报道的CoSe基负极材料进行比较,该材料在质量比容量和循环寿命上具有显著优势,说明本论文提出的三维框架多级复合结构设计、杂原子修饰以及加强组分间作用力的策略,能克服CoSe基负极材料体积效应大和电化学反应界面不稳定的短板,使其性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雄性不育为农业生产上异花授粉供了极大的便利,控制相关作物的雄性生殖发育对农业生产育种至关重要。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丰富的稻种资源。“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大规模应用表明水稻的生殖发育与粮食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水稻雄性不育材料为杂种优势利用供了重要途径和种质资源。为了深入研究水稻生殖发育过程的内部发育机理以及外在作用机制,我们对水稻雄性
学位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病害之一。一直以来,培育和种植抗性大豆品种被认为是对抗SMV的有效策略。因此,精细定位大豆中的抗SMV基因,进而调查抗性基因在不同品种中的差异,探究其功能演化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具备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1、PI 96983中抗SMV基因的精细定位以抗SMV大豆品种PI 96983
学位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粮、经、饲兼用的作物,也是耗水量较多的农作物,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干旱是限制玉米产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提升玉米的抗旱能力一直是科研工作的热点。褪黑素(melatonin,MT)是一种高效低毒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增强根的再生能力、延缓植物叶片衰老、提高植物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本课题以“玉米郑单958”为材料,使用浓度为20%的聚乙二
学位
反应堆压力容器(Reactor pressure vessel,简称RPV)作为核电站一回路中“不可更换的”关键性部件,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会遭受到高温、高压和中子辐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第一代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均已经运行了20多年。其运行时间越来越接近它们的设计寿期。如何将核电站的寿命延长至60年或更长时间(80年)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核电工程领域最现实的问题之一。核电站寿期
学位
随着广域量测系统(WAMS)的发展,使用远方反馈信号可以有效阻尼区间低频振荡,但由此带来的远方反馈信号传输时滞成为影响控制器效果甚至系统稳定的主要原因,也是大规模电网动态安全稳定分析和控制不可避免的一个关键问题,现有处理时滞的方法不能给出显含时滞取值的控制律及参数取值公式。有文献指出在设计广域时滞阻尼控制器的过程中,基于与具体时滞取值相关的理论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效果要优于对时滞鲁棒的控制器,因此设计
学位
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以结构简单、能量利用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目前已在纺织、冶金、家电等多个领域应用。由于SRM独特的双凸极结构和磁饱和特性,相比其它类型电机,SRM的径向电磁力大,振动噪声问题突出。SRM的定子绕组通电后,产生的电磁转矩趋于把转子拉到磁阻最小位置,同时形成径向电磁吸力,定子壳体在径向电磁力作用下产生振动和噪声。因此,研究径向振
学位
负荷用电细节监测能够获取电力用户内部每个(主要)电器实时的用电信息。它属于智能电网的高级量测体系技术领域,处于电网的需求侧配、用电结合部,工程意义重大。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NILM)仅通过分析负荷总量数据便可实现负荷用电细节监测,具有成本低、实施容易、可靠性高和用户易接受等优点。针对既定陌生场景,自主NILM依据关于电器运行特性的先验知识,能够在不侵入负荷内部获取单个电器用电数据或开展负荷组成调
学位
电力电子装置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诸多领域,尤其电力电子装置构成的各种独立电力系统日趋普及。电力电子装置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和高功率高频环境下,其电力电子器件通断瞬间产生很高的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伴随电路中的寄生参数形成高频干扰源,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造成输入输出电流畸变、功率因数下降、效率降低,甚至损坏设备。其
学位
当今社会对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器件的需求日益增长。三维碳网络纳米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和高离子传输效率等优势,成为了高性能电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目前,传统方法合成的三维碳纳米材料存在结构不可控、工艺复杂等问题,导致其应用受限。因此,实现三维碳材料绿色、可控制备,并揭示其电化学储能机理,对于推动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水溶盐作为模板,结合冷冻干燥、高温碳化等工艺,
学位
高压电缆附件作为直流电缆输电的关键部件,其绝缘电树枝劣化是影响高压直流电缆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绝缘为对象,基于机械应力、温度作用研究电荷输运与电树枝劣化规律和机理;基于纳米乙烯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OVPOSS)、抗氧剂研究EPDM电树枝劣化抑制机理和方法,以期为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绝缘设计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撑。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