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固体推进剂中的铝颗粒在推进剂燃烧表面累积、融化、团聚,从而形成更大的粒子,最终离开燃烧表面。铝在推进剂燃面处团聚形成的团聚物是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铝燃烧的初始反应物。燃面处团聚物的粒度分布会影响燃烧室中铝的燃烧过程,并对最终燃烧产物的凝相颗粒尺寸有很大影响。大尺寸的初始团聚物还会在流动燃烧过程中带来两相流损失。而燃面处团聚物的粒度分布又与固体推进剂的配方有关。因此,研究推进剂燃面处铝的团聚过程,揭示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推进剂中的铝颗粒在推进剂燃烧表面累积、融化、团聚,从而形成更大的粒子,最终离开燃烧表面。铝在推进剂燃面处团聚形成的团聚物是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铝燃烧的初始反应物。燃面处团聚物的粒度分布会影响燃烧室中铝的燃烧过程,并对最终燃烧产物的凝相颗粒尺寸有很大影响。大尺寸的初始团聚物还会在流动燃烧过程中带来两相流损失。而燃面处团聚物的粒度分布又与固体推进剂的配方有关。因此,研究推进剂燃面处铝的团聚过程,揭示燃面处铝团聚过程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建立可以预测团聚物粒度分布的团聚模型非常有意义。本文基于高速相机和长焦显微镜头组成的光学拍摄系统,建立了适合于5MPa下研究固体推进剂燃面处团聚过程的的光学拍摄实验方法。在3MPa和5MPa下清晰地拍摄到了燃面处铝的团聚过程。使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了燃面处团聚物的直径。基于此实验系统和实验研究方法,对不同压强和不同含铝固体推进剂配方,获得了燃速、压强、铝的初始粒径和RDX等对燃面处铝团聚过程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燃面处团聚过程和燃面处团聚物融合过程的机理。最后建立了可以预测燃面处团聚物粒度分布的团聚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1)建立了适合于5MPa下含铝固体推进剂燃面处铝团聚过程研究的光学拍摄实验方法。使用合适透射率的中性密度滤波片,成功解决了推进剂高压燃烧发光过强导致相机过度曝光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在实验中可以近似预估和选择合适透射率中性密度滤波片的计算方法。(2)实验研究了相同压强条件下不同燃速对燃面处铝团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推进剂燃速的增大,燃面处团聚物质量平均直径Dagg减小,低燃速条件下的初始团聚物粒度分布范围小于高燃速下的。燃速的增大缩短了燃面处团聚物在燃面的滞留时间,导致了燃面处铝团聚程度的降低。(3)保证推进剂燃速基本不变和配方不变,实验研究了压强对燃面处铝团聚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强的改变并没有导致燃面处团聚物的粒度分布和质量平均直径Dagg有明显的变化,压强的变化对于相同直径的团聚物在燃面上的滞留时间没有明显差异。压强对燃面处铝的团聚过程没有明显的直接的影响。(4)保证压强和燃速不变,对铝的初始粒径为D0Al=16μm、29μm和36μm三个配方进行了实验,发现D0Al=29μm的推进剂燃面处铝的团聚程度最大,Dagg最大。燃面处团聚物在燃面的滞留时间没有随铝初始粒径的变化而有明显变化。分析认为,燃面处铝团聚物的粒度分布并不受配方中铝初始粒径的变化直接影响,而是由推进剂固相微观结构中铝粒子的空间分布和燃面处燃烧环境综合影响决定。(5)保证压强和燃速不变,通过调节推进剂中AP和RDX的质量含量,实验研究了RDX对燃面处铝团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DX含量的增大,燃面处铝的团聚程度和团聚物直径均增大。(6)由于推进剂固相中不同区域铝粒子分布的疏密程度不同,导致在燃面处可以发生两类不同的团聚过程。燃面处两个团聚物可以发生融合,形成更大直径的团聚物。燃烧表面团聚物的融合是燃面处形成大直径团聚物(大于350μm)的原因。(7)基于“口袋”模型的思想,考虑了燃速对团聚的影响和燃面处团聚物之间融合的影响,建立了可以预测燃面处团聚物粒度分布的团聚模型。团聚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值较小,而且结果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目前量子信息学领域中有关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利用“原子-腔-场”进行量子态的制备以及实现量子门操作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根据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子-腔-场”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和基本特征,进一步提出了“多个原子-多个腔-多模场”相互作用系统的集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用量子信息学的观点从理论上详细研究了“多个原子-多个腔-多模场”相互作用系统中量子信息动力学特性,由
自从非对易规范理论同弦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揭示出来,非对易的趼究从数学到物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D膜作为弦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直是弦理论家研究的重点,由于孤子解和D膜存在的内在联系,构造和研究各种孤子解,尤其是紧化空间的孤子解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如何构造非对易Orbifold上孤子解来展开研究。 第一章,简要介绍非对易的概念及非对易场论,回顾前人在非对易孤子解方面的研究。特别
格子Boltzmann方法(LBM)是一种基于分子动理论的介观方法。在LBM中,流体被设想为大量的粒子,这些粒子在宏观上无穷小,在微观上无穷大,粒子沿特定的速度运动并以分布函数表示某一速度下的粒子的概率。通过分布函数的演化和统计最终得到宏观的流动状态。与基于Navier-Stokes(NS)方程组的传统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相比,LBM具有更加直观的物理背景,且控制方程形式简单,容易编程实现。更为重要的
非定常流动问题大量存在于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发展非定常流动的高效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需求。受限于时间离散精度较低的二阶向后差分法和伪时间步长较小的显式伪时间推进格式,传统的双时间推进格式的计算效率较低。论文采用时间谱方法进行时间离散,同时使用隐式伪时间推进格式求解经过离散的时空耦合方程组。在此基础上,论文发展了一套能够模拟周期性和一般非周期性流动问题的高效非定常计算方法,主要工作和创新
非线性随机动力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广义胞映射方法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数值方法,它不仅被广泛应用到非线性系统的全局分析,而且在随机动力系统的研究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运用广义胞映射方法,重点研究了非线性随机动力系统的响应概率密度函数,以及系统在离出问题中的首次穿越时间统计和离出位置分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运用广义胞映射方法研究了非线性随机动力系统的响应概率密度函
AdS5(?)S5时空是十维的IIB超引力理论中具有最大对称性的真空解之一。根据Maldacena的AdS/CFT对应的猜测,在AdS5(?)S5背景中的IIB超弦理论等价于D=4,N=4具有超共形对称性SU(2,2|4)的超对称规范理论。AdS/CFT对应将描述含有引力的超弦理论与AdS边上不含引力的超对称规范理论联系起来。 对于十维的超弦理论有两种不同的描述方法:Green-Schwar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工作:激发态H3O+ (T) 全域势能面的构建和空穴-粒子对应算法在MRCISD 程序中的应用。在第一章,我们介绍了构造势能面的理论基础,包括数据点的计算、拟合,以及基于势能面的动力学计算。针对数据点的计算,我们主要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电子相关方法。鉴于多参考态方法在构建势能面时的重要性,文中重点讨论了MRCISD 计算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怎样选取参考态空间、对MRCIS
SiC纤维增强Ti基复合材料(SiCf/Ti)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比模量以及良好的高温性能和疲劳性能等优点,用于制作叶片、机匣和整体盘等航空零部件,可大大减轻航空发动机的重量,提高飞行器的工作效率。众所周知,纤维/基体界面力学性能,如界面结合强度、残余应力场、微裂纹萌生和扩展、界面的载荷传递作用等,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失效机制和宏观力学性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微观力学性能及其影
分析当前工科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一种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介绍从基础训练、技能训练到工程训练、创新训练的四维一体立体式实验平台和以校企合作与实训实践教育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实验体系的构建途径与方法,最后说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