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震害表明,软土震陷导致的桩基负摩阻力会造成严重的基础和结构破坏。但由于动力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试验及计算的复杂性,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取得成果远未能达到完全解释其衍生机制及采取有效的工程设计手段减轻灾害的程度。本文在深入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软土静动力学试验、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强震作用下的软土场地桩基负摩阻力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设计开展软土场地单桩负摩阻力小型振动台试验,证明了软土场地的宏观破坏现象,根据土体加速度、孔压、沉降和桩身应变数据的量测结果,探究了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加载下软土场地中地震动响应,桩基负摩阻力分布和发展规律、中性点位置等内容。同时,开展了振动台试验软土物理力学参数和动三轴试验,得到了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抗剪强度指标、动模量比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规律以及残余变形随振次的发展规律。2.基于OpenSees有限元计算平台,采用PIMY多屈服面本构模型和流固耦合单元模拟了软土、弹性梁单元模拟桩基;改进了模型中桩土间的连接方式,使用零长度单元及理想弹塑性材料作为桩土接触面,分析了土体自重应力增加对接触面参数的影响,开发了可考虑桩径效应及桩土间剪切滑移特性的软土场地-单桩负摩阻力计算程序。3.采用上述数值计算程序,输入不同峰值、频谱、能量(阿里亚斯强度)和有效持时的地震动,研究得到了软土场地各埋深处的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加速度反应谱和桩身地震动放大系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桩径等因素对桩身负摩阻力最终值、增长速率和中性点位置的影响。4.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成果,总结了静动力作用下桩负摩阻力的异同点,初步探讨了软土震陷引发桩基负摩阻力的启动、发展和致灾机制,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