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作为英国文坛的常青树,以写作时间长、作品数量多而著称。其处女作《野草在歌唱》的发表使她声名鹊起,正式登上文学的历史舞台;《金色笔记》的实验性结构和多元化主题更是满载盛誉,莱辛登上了创作生涯的巅峰;而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让人觉得实至名归,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这位已经八十七岁高龄仍笔耕不辍的女作家身上。一波三折的生命历程为莱辛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凝聚着莱辛对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的体悟与关注;而对女性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的细致描写和深刻感悟作为亘古不变的主旋律,贯穿于莱辛整个创作生涯的始终,并且在其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中得到了缩微式、创新性的体现。
本文以苏珊·兰瑟为代表人物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叙述视角、叙述声音以及叙述模式三个角度分析《野草在歌唱》文本中女性权威的体现,试图得出在小说开端部分莱辛采用巧妙的情节选择和叙述方式一步步构建起来的女性权威,在愈演愈烈的戏剧冲突和不断变幻的叙述手法中被逐渐压抑的结论,从而探讨莱辛的女性主义倾向。
本文由导论、正文(分为五章)和结论组成。
导论部分简单介绍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结构。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扼要介绍多丽丝·莱辛的文学地位、其生命感悟和思想历程对创作生涯的交互式影响和《野草在歌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为理论梳理,阐述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其基本理论以及目前主流研究方法。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借鉴了众多结构主义叙事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例如热纳特的叙事话语、格雷马斯的二元结构和“行动元”模式以及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着重探讨隐含在文本特定叙事手法背后的性别政治,从而将形式主义阵营的研究方法与意识形态范畴的研究目的融洽结合。
第三章从叙述声音的角度出发展开论述,借用兰瑟对“作者型声音”和“外露作者性”的概念阐释,试图说明小说中“作者型”叙述者声音体现的矛盾态度、人物声音中男性与女性声音的冲突、以及通过“自由间接引语”探讨叙述者声音与人物声音的一致和冲突对文中时涨时落的女性权威的体现。
第四章主要以叙述视角为切入点,借助热纳特对三种“聚焦”类型的阐述,讨论了小说中全知型“零聚焦”视角与人物内聚焦视角的灵活转换,重点分析了莱辛对“零聚焦”模式的创新型应用以及人物内视角中“凝视”所体现的性别政治。
第五章以叙述模式的概念为基础,从故事层面的“情节模式”和“人物模式”的选择上展开论述:《野草在歌唱》的故事基于父权制下的女性生存、殖民统治下的种族压迫以及白种文明内部的贫富差距三个深层结构展开,显示了莱辛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此外,本文从“互文性”的角度出发重点解读玛丽、迪克和托尼、以及摩西三类人物模式,显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男性人物的苦难以及为非白人种的辩护,由此莱辛超越了女性主义的局限性,表达了其在人性语境下建立平静、和谐世界的愿望与诉求。
结语部分在对《野草在歌唱》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莱辛的女性观、两性观以及世界观。女性权威的曲折建构与压抑表明,莱辛用一种客观的辩证观点看待女性:一方面赞赏她们在反抗男权至上传统和实现自我意识觉醒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又充分认识到存在于女性本身的,通常导致女性不得不依附男性或者精神崩溃的性格弱点。而对同样置身于喧嚣、堕落社会体制下受苦受难的男性的理解和同情赋予莱辛对两性关系的一种崭新认识:她反对为获得权利和地位男女之间的绝对对立,倡导女性通过感悟和想象实现自我觉醒,追求两性之间的互补相容、和谐共存。此外,对非洲殖民地非白人种生存境况的担忧以及白人阵营内部的贫富分化加剧的思考,表明莱辛从人性的高度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广泛关注以及建立一个超越性别、年龄、民族和文化界限的,和谐、民主、平等的理想国度的诉求。
本文以苏珊·兰瑟为代表人物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叙述视角、叙述声音以及叙述模式三个角度分析《野草在歌唱》文本中女性权威的体现,试图得出在小说开端部分莱辛采用巧妙的情节选择和叙述方式一步步构建起来的女性权威,在愈演愈烈的戏剧冲突和不断变幻的叙述手法中被逐渐压抑的结论,从而探讨莱辛的女性主义倾向。
本文由导论、正文(分为五章)和结论组成。
导论部分简单介绍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结构。
第一章为文献综述,扼要介绍多丽丝·莱辛的文学地位、其生命感悟和思想历程对创作生涯的交互式影响和《野草在歌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为理论梳理,阐述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产生、发展过程、其基本理论以及目前主流研究方法。作为后经典叙事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借鉴了众多结构主义叙事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例如热纳特的叙事话语、格雷马斯的二元结构和“行动元”模式以及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着重探讨隐含在文本特定叙事手法背后的性别政治,从而将形式主义阵营的研究方法与意识形态范畴的研究目的融洽结合。
第三章从叙述声音的角度出发展开论述,借用兰瑟对“作者型声音”和“外露作者性”的概念阐释,试图说明小说中“作者型”叙述者声音体现的矛盾态度、人物声音中男性与女性声音的冲突、以及通过“自由间接引语”探讨叙述者声音与人物声音的一致和冲突对文中时涨时落的女性权威的体现。
第四章主要以叙述视角为切入点,借助热纳特对三种“聚焦”类型的阐述,讨论了小说中全知型“零聚焦”视角与人物内聚焦视角的灵活转换,重点分析了莱辛对“零聚焦”模式的创新型应用以及人物内视角中“凝视”所体现的性别政治。
第五章以叙述模式的概念为基础,从故事层面的“情节模式”和“人物模式”的选择上展开论述:《野草在歌唱》的故事基于父权制下的女性生存、殖民统治下的种族压迫以及白种文明内部的贫富差距三个深层结构展开,显示了莱辛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此外,本文从“互文性”的角度出发重点解读玛丽、迪克和托尼、以及摩西三类人物模式,显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男性人物的苦难以及为非白人种的辩护,由此莱辛超越了女性主义的局限性,表达了其在人性语境下建立平静、和谐世界的愿望与诉求。
结语部分在对《野草在歌唱》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莱辛的女性观、两性观以及世界观。女性权威的曲折建构与压抑表明,莱辛用一种客观的辩证观点看待女性:一方面赞赏她们在反抗男权至上传统和实现自我意识觉醒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又充分认识到存在于女性本身的,通常导致女性不得不依附男性或者精神崩溃的性格弱点。而对同样置身于喧嚣、堕落社会体制下受苦受难的男性的理解和同情赋予莱辛对两性关系的一种崭新认识:她反对为获得权利和地位男女之间的绝对对立,倡导女性通过感悟和想象实现自我觉醒,追求两性之间的互补相容、和谐共存。此外,对非洲殖民地非白人种生存境况的担忧以及白人阵营内部的贫富分化加剧的思考,表明莱辛从人性的高度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广泛关注以及建立一个超越性别、年龄、民族和文化界限的,和谐、民主、平等的理想国度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