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回顾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长性第三产业的四个方面:入境旅游业、对外贸易业、证券业、互联网业的区域经济差异及在此基础上的成长性产业空间结构,并对比了基于传统视角的区域经济差异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了导致2种类型区域经济差异和空间结构的原因,并研究了在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应该特别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通过研究主要有以下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入境旅游业、对外贸易业、证券业、互联网业等产业发展最快,构成为我国成长性第三产业的主体部分,但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最大,东部沿海地区是成长性产业最发达的地区。(2)基于成长性产业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远远大于基于传统视角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北京、上海、广东成长性产业的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东部沿海其他地区。导致我国成长性产业的区域差异大于传统视角的区域差异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区位因素、政策因素、成长性产业本身的因素、经济基础、知识技术水平、资金因素、参与全球化的程度。(3)从传统视角看东部沿海一线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典型的增长轴,内陆地区处于增长极发展阶段。成长性在我国呈增长极发展的态势,北京、上海、广州(包括深圳)是三个全国性增长极。导致我国成长性产业呈三中心空间结构主要是由于以下方面的原因:成长性产业本身的集聚要求,信息化、网络化使产业集聚和分散并行,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集聚趋势加强,香港、澳门的回归使得广州、深圳地位的提高。(4)全球化、网络化、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不同的关键问题,东部地带尤其要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网络化时代给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良机,如果能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抓住机遇中部某些地方可能实现经济的超越式发展。两部地区虽然深居内陆,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西部地区必须将自身经济发展置身于全球化的大潮中,这样才能分享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成果,依靠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
主要的创新点:
1.重新审视了成长性产业的概念,研究了成长性产业与增长产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等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2.文选择了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我国几个重要的成长性第三产业:入境旅游业、对外贸易业、证券业、互联网业研究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结构。
3.对比研究传统视角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结构,分析了成长性产业区域差异比传统研究视角的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