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化铁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dan718121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各类可再生能源储能装置中,锂离子电池因其绿色清洁等诸多优点发展迅速。目前,随着各类高容量负极材料的研制成功,制约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是正极材料的性能。近期,可发生多电子转移反应的金属氟化物正极材料广受关注。在各种金属氟化物中,氟化铁具有理论容量高、成本低等特点。但是氟化铁中的离子价键作用强导致其导电性差,且转化反应容易造成电极材料的结构坍塌使电池容量衰减,因此对于氟化铁材料的改性研究至关重要,六方乌青铜型氟化铁Fe F3·0.33H2O因其特殊的空腔结构,较大的致密度等特点而成为了研究热点,因此对Fe F3·0.33H2O制备方法的研究和改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氢氟酸溶液进行氟化,通过简单溶剂热法合成了形貌均匀的FeF3·0.33H2O、不同镍含量掺杂及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等技术深入探究了溶解热合成条件、镍掺杂量及碳纳米管复合前后对样品形貌、比表面积等影响,并对材料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镍掺杂及碳纳米管复合对Fe F3·0.33H2O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1)通过溶剂热法合成氟化铁材料时,需要准确控制反应时间和各原料的量,合成的氟化铁材料形貌均匀,但因导电性差、电化学反应可逆性差等原因,制备的电池容量衰减严重,倍率性能不佳,经长循环测试,电极材料的容量及容量保持率较低。对比循环前后的形貌变化,发现此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较差。(2)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不同镍掺杂量的氟化铁材料,镍元素均匀的掺杂到氟化铁材料的晶格中,粒径有所减小且表面褶皱。掺杂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介孔结构,特殊的形貌及孔道结构使镍掺杂样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倍率和循环性能均有很大提升,循环前后的形貌变化表明镍掺杂后的样品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3)通过原位复合方法制备了碳纳米管复合FeF3·0.33H2O及碳纳米管复合镍掺杂Fe F3·0.33H2O材料,碳纳米管为材料的形核生长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碳纳米管形成的网络结构与材料紧密结合,为材料提供了良好的导电网络。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在碳纳米管提高材料导电性的同时通过镍掺杂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碳纳米管镍掺杂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化和船舶海洋作业任务的不断细化,无人水面船(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作为一类小型、智能水面自航载体,得到了飞速发展。鉴于单艘无人水面船作业能力有限,海洋资源勘测、海上搜寻围捕等大区域任务往往需要多无人水面船协调控制来完成。良好的协调轨迹跟踪控制算法是无人水面船实现协调跟踪控制的基本保障,协调跟踪控制过程中对通信要求较高,但是一般的无人水面船
学位
当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网络中的传感器节点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这些无线网络传感器节点常部署在范围较大、位置分散、境况复杂的环境中,且使用电池进行供电。由于这种供电.方式存在着使用时间短、储电量有限、需要经常更.换等问题,并且若传感器节点的工作环境偏远或者恶劣,还会存在更换困难、危及生命安全等问题,因此能将环境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量采集技术有望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由于压电-电磁复合
学位
为了实现高效的太阳能转化,在光催化制氢过程中有效利用全光谱的太阳光是一个巨大的探索难题。为了探究这一难题,本论文选取Cd S作为主催化剂,探究不同种类可以扩大光吸收范围的助催化剂,对复合体系进行全光谱光催化制氢机理分析。首先,通过Cd S与具有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LSPR)的CsxWO3复合来获得全光谱光催化析氢的能力。实验中制备的CsxWO3/Cd S复合催化剂在全谱光下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效
学位
随着电子商务快速普及,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消费的必经渠道。网络商品评论的情感极性是获取顾客对该种类商品反馈的最直接方式,商家可以通过分析评论洞察顾客体验,优化产品,调整销售计划。与机器学习、规则学习方法相比,深度学习无需人为构建和提取详尽的文本规则与语义特征,能自底向上地提炼文本特征,资源节约效应显著。在当前商品评论情感分类任务中,评论文本与情感词典的数量、质量一直是研究难点,现有算法也存在分类效果
学位
栅极组件是离子推进器的关键部件,栅极件间距检测精度决定离子推进器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推进器的比冲与效率,实现离子推进器栅极件层间距精密检测是目前航空航天领域待突破关键技术问题。目前栅极件间距检测方法采用人工接触式检测或插针辅助二维图像检测的方法,检测过程需要和栅极件接触,会对栅极件本身工件造成损伤,影响栅极件的质量,难以满足现代化精密检测高质高效要求。三维点云是解决数字化精密检测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
学位
弹跳机器人具有灵活性、高动态性以及优越的爆发性,且因为它具有优异的跳跃能力和越障能力。所以弹跳机器人适用于火星探索,灾后救援,地形侦查等地形复杂的环境。本文设计的是仿蝗虫弹跳机器人,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首先,本文提出了弹跳机器人单腿机构的构型。为实现稳定、可控的爆发式弹跳,弹跳机构应满足起跳后躯干的翻转运动小、足尖运动轨迹为近似直线、足尖运动范围较大、应能实现爆发式驱动等设计要求,据此本文选定
学位
在汽车制造企业中,汽车表面缝隙的尺寸是判断车身覆盖件匹配精度的关键指标。车身覆盖件匹配精度对汽车的外观、性能以及消费者的驾驶体验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尽管国外市场上有着先进的缝隙尺寸检测设备,但是其价格太过昂贵,加上现在国内针对车身表面缝隙尺寸检测方法的研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所以目前国内汽车厂商对于缝隙尺寸的检测手段依然以间隙尺、游标卡尺或塞尺等接触式测量方法为主。传统的接触式检测方法不仅容易受
学位
内丝接头作为汽车刹车系统的构成部分,是保证刹车系统有效且稳定制动的关键零件。生产企业对内丝接头出厂前的质量检测有着严格的要求,然而传统的人工检测精度差、漏检高且检测标准一致性难以保证。为此本文针对内丝接头外观缺陷检测的问题,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内丝接头转体完整性检测、凹槽异物检测以及紧固套表面缺陷检测的算法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为:(1)在图像采集方面,根据转体、凹槽以及紧固套这三个待检测区域以及
学位
纳米晶金属材料具有高的强度但是塑性却较差,其原因是位错匮乏。纯铜经表面纳米化处理,表面纳米晶展现了大塑性,但是其弹性应变较低,经计算只有0.5%。本课题组前期对马氏体CuZnAl(M)合金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制备了邻接相变基体的纳米晶金属复合材料粗晶M/纳米晶α-CuZnAl合金板材,发现马氏体CuZnAl合金表面α相纳米晶的弹性应变(3.2%)显著高于粗晶α/纳米晶α-CuZnAl合金表面α相
学位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锂硫(Li-S)电池具有成本低、能量密度高(2600 Wh kg-1)、性能优越等优点,是公认的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然而,由于硫导电性差、嵌锂后显著的体积膨胀、可溶解多硫化物(Li PSs)的穿梭效应,以及Li PSs中间体转化缓慢等问题,Li-S电池的商业化一直受到阻碍。目前最普遍的解决方法是利用碳材料在物理上限制Li PSs的穿梭效应,同时以其良好的吸附能力和导电性来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