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国有化背景下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式研究——以北京清新环境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159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环保行业出现多起民营企业国有化案例,市场化改革下民营企业逆势而为的行为引起关注。一方面,民营企业创始人受制于融资约束的客观存在,需要引入投资者以推动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铺开,推动国有资本走出去,提高市场化程度。两方需求的匹配为民营企业国有化提供了土壤。已有文献对民营企业国有化现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动因研究,从宏观经济、政府需求和民营企业自身意愿三个角度解释,而对国有化后的公司治理问题和国有化的影响研究较少,但因其国有化后本质形成了广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因此可以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混合所有制研究形成共识,股东多元化并不绝对意味着公司治理的优化,关键在于如何进行控制权配置,让不同性质资本发挥治理作用。在控制权配置模式的研究中,可以按照控制权与股权的关系划分为对等和不对等两种类型。对等模式下,股权结构可直接作为控制权的量化标准;在不对等模式下则需要考虑控制权配置制度和创始人专用性资产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不对等模式多产生于创始团队维护控制权的需求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提升非公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积极性的需求。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以下三个理论之上。首先,在探讨国有化民营企业控制权问题时,需要关注到不同性质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委托代理理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其次,本文的研究中强调股东性质的差异带来的控制权配置差异,因此需要打破股东同质性的看法,引入股东异质性假定。此外,本文研究的控制权配置模型中引入了创始人这一特质股东,堑壕效应能够对案例中创始人获得超额控制权做出解释。本文的出发点是环保行业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民营企业国有化”这一逆势而为的现象,因此,本文首先考察了环保行业的控制权配置,发现环保行业国有化民营企业的控制权配置具有相同模式。而后本文选择清新环境作为具体案例对该模式的特征、成因、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该模式的股东性质存在“国有”“民营”和“创始人”“外部投资者”双重差异,且民营创始人股东获取超额控制权。民营创始人股东出于打破融资约束和实现业务转型的动机引入国资;由于创始人专用性资产的存在和国有股东投资运营平台的特殊性质,国有股东给予民营股东较高自主权。国有化完成后,民营企业依托国有股东解决了融资困境、开始了业务转型,国有股东则通过业绩承诺期制度和提升现金分红比例的方式保障股东收益。然而国有化后企业财务业绩并未出现明显回升,因此在该控制权配置模式下,国有股东作为信息弱势方应设计相应制度降低代理成本,保障自身权益。在给予创始人自主权的同时,也要考虑自身角色定位,避免让民营企业国有化仅成为资本市场效率缺失的替代品。
其他文献
业绩承诺,亦称业绩补偿承诺制度。作为A股颇具特色的制度安排,业绩承诺因其强烈的信号传递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重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资产重组时并购方对被并购方进行要求“增信”承诺,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2014年,证监会颁布新版《重组办法》对资产重组进行了明确规定,若上市公司向非关联第三方购买资产未导致所有权变更,则不再强制要求业绩承诺。在更加宽松的资产重组制度环境和更加市场化的业绩承诺规则
学位
媒体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在社会公平、政府监管和公司治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认为传统媒体报道如报刊具有公司治理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报刊逐渐式微,而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则成为新式媒体,媒体治理的研究在学术界也从传统纸质媒体扩展到了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媒体通过揭露隐藏在公司中的新闻和信息,引发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减少了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且对公司管
学位
近年来政府采购的规模较大且始终呈现增长趋势,采购金额占GDP的比重也在稳步上升。以往学者对于政府采购的研究通常聚焦于宏观层面,比如分析政府采购作为市场力量的补充所发挥的政府职能,探究政府采购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实施绿色经济和增强地区技术创新方面起到的作用。本文从微观层面出发,将研究重点放在政府采购对供应商的影响上。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政府采购在微观层面对供应商的影响同样重大。本文选取2008-2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国内实体企业普遍面临着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公司产能过剩,企业负债过高,以及宏观政策环境不确定等问题,企业利润收入下滑,公司经营压力加大。为了追求高收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众多实体企业纷纷购买金融资产、从事金融业务,企业“脱实向虚”现象日益突出。从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来看,企业配置大量金融资产、从事金融业务不仅会影响其的经营业绩和经营
学位
2015年,我国股票市场遭受了沉重的损失,在当年7月,曾经达到巅峰的股票价格暴跌,绝大多数公司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下跌,给投资者的信心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为避免股票价格持续下滑,稳定投资者的信心,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进一步扩散,政府推出了诸多激励政策,其中便包括兜底式增持。兜底式增持是指上市公司大股东、董事、实际控制人对员工的损失进行保障的员工股权投资,逐渐成为上市公司青睐的新型股权激励机制。然而,在我国上
学位
在去杠杆的宏观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趋紧,信用收缩成为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债券违约主体数量和违约余额迅速攀升,达到了空前的高位,此后便居高不下,信用债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不少债务违约出自于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内企业成员之间股权结构多种多样,内部关联交易频繁而错综复杂,使得信用风险在集团成员企业之间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传染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因而集团整体
学位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增速呈现下滑趋势,尤其部分制造行业面临着信贷紧缩、产能过剩等困难,导致部分原本经营状况良好、产品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也陷入债务严重的困境。为缓解现金流紧张,节约利息支出,部分企业进行债转股来缓解财务危机。从2016年起,我国开始进行第二轮债转股,即“市场化债转股”,而本轮债转股的动因和经济后果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使用了文献研究法、事件研究法、回归分析方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从债转
学位
微观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是其立足、发展之根本。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微观企业迫切需要进行科学投资决策、稳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随着国内金融行业和金融资本的飞速发展,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通过股权投资有机结合,成为了新形势下企业获取资金支持、谋求协同效应和自身发展的新路径。尽管政府对产融结合持鼓励态度,但社会和学界普遍存在“脱实向虚”的担忧,产融结合能否
学位
并购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整合资源。伴随着我们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得越来越好,并购活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不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也都有着明显的增长。在我们国家的并购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并购支付手段一般有现金支付手段、股份支付手段以及现金和股份结合的支付手段。但是由于资本市场中并购行为的方式与内容越来越复杂多样,传统的支付方式渐渐地不能满足企业并购的需要,甚至会产生一些不利企业后
学位
多年来,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企业更多选择用并购重组来作为资产重组的手段。但长此以往其弊病也暴露无遗,过多的并购使得企业业务过度多元化,内部协同效应低下,管理效率下降,对企业扩大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分拆上市作为收缩性的战略手段,在国外市场有了很长的历史,近年来也逐渐走入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视线。但我国资本市场对于分拆上市手段的应用不够成熟,且我国相关监管制度一直较为缺失,因此监管部门对于分拆上市行为的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