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在学习和借鉴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以现代汉语中的“开”类趋向动词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开”类趋向动词的句法研究、语义研究和语用研究三个方面。
全文共分三章,外加引言和结语两个部分。
引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缘由、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在第一章中对“开”类趋向动词的句法特点进行分析。首先,对“开”类趋向动词的性质进行总体论述,得出“开”类趋向动词前可加动词,组成“V+开/开来/开去”结构。接着,对“开”类趋向动词的所在句式进行考察,得出“开”类趋向动词的句法特点:第一,无宾类基本式中动词词多为单双音节词;第二,有宾类基本式中字数越多,结构越复杂;第三,处所宾语和存现宾语不能进入有宾类基本式和可能式;第四,有宾类完成式中的宾语必须在“了”的后面。
在第二章中对“开”类趋向动词的语义特点进行分析。我们从归纳“开”类趋向动词所在句式的语义着手,把“开”类趋向动词的语法意义划分为三类:趋向义、结果义、状态义吗。我们将趋向意义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受事位移类;二是自主位移类;三是抽象事物位移类。“开”表示趋向意义时,可以是上述三种位移主体。“开去”表示趋向意义时,只能表示受事发生位移,不能表示自主位移和抽象事物位移。我们将趋向意义划分为两类:具体义和抽象义。其中具体义可分为三个小类:第一,表示“分离”、“分裂”义,“开”和“开来”前的动词具有分离、分裂的语义。第二,表示“舒展”、“分散”义,“开”、“开来”、“开去”前的动词具有舒展、分散的语义。第三,表示空间能否容纳某物体或容许某一动作施展,只有“开”和“开来”所在句子可以表示抽象义。
在第三章中对“开”类趋向动词的语用特点进行分析。首先,考察了“开”类趋向动词所在句式的焦点。基本式所在句式的焦点可以为宾语,也可以为说话人。可能式的焦点可以在宾语上,也可以在动词上。完成式和“把”字式中的宾语都是句子的焦点。其次,得出“开”类趋向动词所受的语用制约,即语体制约和句类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