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洛夫禅魔互证的诗性智慧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a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夫是台湾著名的现代诗人,不仅诗作数量高产,而且诗作质量更是少有旁人企及。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内外诗评家对洛夫诗作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既有对其艺术风格、主题内涵、文学价值等的探讨,也有对其单篇作品作细读鉴赏。洛夫及其作品已成为中国诗歌界所不能不重视的话题。尤其是诗人早期较早接触西方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技巧,创作了大量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品,加上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早期亲身经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金门炮战、越南战争,亲眼目睹了战争对生活、生命的摧残,再加上诗人一生“二度流放”的人生体验,早年的时候从家乡湖南跟随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由于政治原因,诗人一去台湾与中国大陆及其亲人隔绝30多年,晚年的诗人又选择漂洋过海移居加拿大温哥华,经历肉体与心灵的双重流放。这些独特的经历,使诗人对生命有了新的领悟。洛夫在后期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回眸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美学,逐渐发现了禅宗思想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暗合相通点,遂诗人逐渐以禅入诗,将禅的思维智慧与日常生活中的活泼禅趣引入诗的创作,创作了大量的现代禅诗作品,为现代诗的内容与风格突破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在诗人洛夫看来,超现实主义的诗进一步发展势必会发展为纯诗,纯诗发展到最后便会达到不落言诠、不着纤尘的禅的境界。他认为超现实主义文学与禅道有融合的可能是因为:一是禅宗的“悟”而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与超现实主义所讲求“联想的切断”而达于感通,二者相似;二是超现实主义作品力图通过梦与潜意识的探索,重视人的本性,从而把握人内在的真实,中国禅家重视见性明心、觉性圆融,方成妙理,这本身也是得之于潜意识的真实;三是语言上,超现实主义反理性,故主张“自动语言”,这与禅道主张“不说”而悟的表现方式极为相似。禅道一经理性的逻辑推理辨析,便容易受到歪曲而落入虚幻。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作精神的诗人来说,其高明与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发现了超现实主义与禅道二者的同一性关系,而且诗人还力求寻求二者的互补性关系,因此他用一种约制的超现实主义与禅道融合,创造出一种介于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一种革命性的东方智慧。他用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创造陌生化、反逻辑的禅悟语言,并置式、通感式的意象组合或诗质缜密的智性意象。阅读诗人洛夫的诗歌,他带领我们观照现实,关注自然,关注环境,更关注我们的内心,我们在领略诗人诗歌的优美的同时,就是一种习禅,修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诗人以超现实主义入诗的高超创作技巧及其佛陀禅宗般对人生感悟的大智慧,对现代诗歌美学艺术的探索和诗歌思想内涵的追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为读者在现代社会里迷茫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
其他文献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通过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改善或维持通气和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一种呼吸支持技术。长期的机械通气(时间>72小时)产生一系
屠隆是活跃于明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文人,又是明末复古派末五子之一。他处于中晚明文学流派递变的过渡时期,是典型的过渡型文人。他在与复古派文人社集酬唱的同时,又与公安
五月中旬 ,北京市举行了“作文教学成功之路”专题研讨会。与会者听取了特级教师王序良的主题报告并观摩了两节颇具新意的课。这里 ,将杨竞红老师的一节初一年级作文课实录和
新时期以来儿童视角叙事在我国形成一股浪潮,愈来愈多的作家热衷于运用儿童视角进行创作。儿童视角小说研究也被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关注,逐渐成为人文学科的学术前沿。本文分
2013年3月,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开始对一千余件自吐鲁番市新区征集的察合台文文书进行清洗修复。其内容主要为《古兰经》,残损严重,为清洗修复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眼表鳞状上皮瘤(OSSN)是临床上少见的眼表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且易与翼状胬肉等混淆,给诊断造成困难。近年来,各种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干扰素(interferon,IFN)广泛应用于OSS
以水性醇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采用不同厂家的不同分散剂制漆,做单一变量性能对比实验。通过对粉料、助剂等进行选择、搭配,对比试验数据,评判应用效果,了解分散原理,比较不
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耗占总能耗的比重虽然不高,但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交通车辆数、人口密度、交通运营线路长度、旅客和货运量等都直接影响交通能源效率。采用三阶段数
《思旧录》是黄宗羲晚年的一部著作,它以人物名为篇名,记述了黄宗羲对117位昔日友人的追忆。《思旧录》将对友人的追忆置于共同经历的事件中,对友人的形貌风神、性格特征、作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两汉时期作为屈原评论及楚辞学批评的开端,集结了汉代许多著名学者,他们基于不同的立场与价值观,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屈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