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 8年,Gr a mi a k首次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内注射吲哚青蓝染料,并提出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应用。国内外许多学者进一步对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当前,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是超声研究和其它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发现,靶向微泡造影剂能够从分子水平上识别、特异性靶向病变组织,在病变组织部位的靶向位点产生特异性超声显影,从而明显提高对早期疾病病变的超声诊断能力。鉴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整合素ανβ3受体,高表达的整合素ανβ3受体是一种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肿瘤靶向受体。因此,通过制备一种以整合素ανβ3为靶点的超声微泡造影剂,可以直接实现肿瘤新生血管的增强显影。本课题拟通过共价连接的方法将iR G D肽中的巯基和磷脂材料D SP E-PE G 2 0 0 0 Ma le i m i d e s上的马来酰亚胺基团共价连接,制备一种基于整合素ανβ3受体的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体外观察其与小鼠血管内皮细胞(bE e nd.3)的黏附能力,并进一步在小鼠乳腺癌4T1模型上观察其对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特异性增强超声分子显影和靶向效应,有望作为超声分子探针检测评价整合素ανβ3在肿瘤血管新生中表达,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寻找新的靶点。1.通过制备一种新的靶向肿瘤新生血管整合素ανβ3受体的超声微泡造影剂,应用粒径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及超声成像仪进行表征或检测。通过“巯基-马来酰亚胺”化学偶联法将iR G D偶联到磷脂材料D SP E-PE G 2 0 0 0Ma le i m i d e上,MS对其合成产物D SP E-PE G 2 0 0 0-iR G D进行鉴定。通过G-25 0蛋白含量测定方法,检测微泡表面iR G D肽含量及分子数。结果显示:D S P E-PE G 2 0 00-iR G D与iR G D靶向微泡造影剂上鉴定出含有iR G D肽。iR G D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iR G D-MB s)在平均粒径、粒径大小分布、浓度、体外超声造影以及光学形态上与普通超声微泡造影剂(C ont r o l MB s)基本相似。当D S P C,D SP E-PE G 2 0 0 0,D S P E-P EG-iR G D摩尔比9:0.5:0.5时,一定量的微泡表面iR G D肽含量最高,符合理想造影剂的要求。2.通过探讨iR G D-M B s体外特异性靶向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效果和能力。体外静态黏附实验显示,iR G D-M B s可以较多并牢固地结合与bE nd.3细胞表面;加入抗整合素ανβ3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封闭后,该结合可以被竞争性阻断。加入C ont r o l MB s未观察到与bEnd.3细胞结合。平行板流动腔体外结果显示,在血流剪切力1 dyne/c m 2条件下,iR G D-M B s可与培养皿上的bE nd.3细胞靶向结合,而抗体封闭组及C ont r o l MB s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微泡结合。3.通过探讨制备出的靶向血管内皮整合素ανβ3受体的超声微泡造影剂结合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在体内实时、无创性评估小鼠4T1肿瘤新生血管的超声分子成像情况。结果显示:在iR G D-M B s造影组中,肿瘤组织的V I值与C ont r o l MB s造影组肿瘤组织的V I值相比较(10.70±2.7 5、1.13±0.18,P<0.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iR G D-M B s超声视频信号强度值约为C ont r o l MB s组的10倍。H E切片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形态较好,可见红细胞分布于肿瘤血管内。肿瘤组织免疫荧光显示,4T 1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C D 31和整合素ανβ3受体阳性表达,C D 31红色着色,整合素ανβ3受体绿色着色。iR G D-M B s组较C ont r o l MB s组有明显的靶向肿瘤新生血管,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肿瘤新生血管内超声分子探针,实现肿瘤新生血管的超声分子成像,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