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共享经济与创新科技促进了校园与城市的融合,“校城共享”将成为校园发展的方向。然而,目前校园封闭的现状给校城共享带来了障碍,且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校园本身,缺乏校城共享的整体视角,范围的局限阻碍了实际需求。本文从实际需求出发,总结了校城空间共享的基本概念、空间属性与共享形式;从城市设计思维出发,引入场所理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共生理论构建理论基础;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得出校城空间共享需要依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共享经济与创新科技促进了校园与城市的融合,“校城共享”将成为校园发展的方向。然而,目前校园封闭的现状给校城共享带来了障碍,且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校园本身,缺乏校城共享的整体视角,范围的局限阻碍了实际需求。本文从实际需求出发,总结了校城空间共享的基本概念、空间属性与共享形式;从城市设计思维出发,引入场所理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共生理论构建理论基础;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分析,得出校城空间共享需要依托城市的结论。通过对东营市技师学院校城共享以及共享中所出现问题的解读,梳理出功能与交通是影响校城空间共享的核心问题,并在城市设计维度下探讨了校城空间共享的方法和策略。在“多能互补”、“多路复用”的城市设计思维下,校城空间共享提炼了功能与交通的共享要素,建立了动态平衡的共享程度。基于功能共享要素,功能复合策略从内部整合、边界混合、外部融合三个方面拓展了校城空间共享的范围,促进了校城共享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功能复合结构则从校园出发层级递进,从宏观到微观,依次提出街道复合、院落复合、立体复合三种策略,形成全方位复合体系下的校城空间共享。在功能复合评价中,采用因地制宜的功能复合性,提高校城空间共享的多样性。交通耦合以交通共享要素为导向,从校园到城市,在校园道路城市化和城市交通弹性化两个方面,将校城空间共享区内的道路融入城市道路系统,使校园与城市交通在此交汇。交通耦合方式从“以人为本”出发,塑造慢行引导的步行空间和交往引导的街道空间,增强校城空间的共享活力。同时,在交通耦合评价中采用弹性灵活的交通耦合性,提高了校城空间共享的适应性。本文通过功能复合与交通耦合在东营市中等专业学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从工程实践中对校城空间共享策略进行了验证。首先,在校园设计的共享基础上,从功能与交通的角度分析了校城共享的共享要素。其次,在校城递进的功能复合上,从微观到宏观,依次采用了组合式共享建筑、院落式共享节点、街道式共享骨架的设计方式。最后,在城校兼顾的交通耦合上,通过道路分级开放和交通动态管理的耦合,实现圈层化的校园道路;通过交通稳静化道路、活动多样化街道、空间灵活化场所三个方面塑造人性化的城市道路。本研究旨在促进“空间共享”理念在校园规划中的应用,为其他类型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共享共生提供理论参考。在城市设计思维导向下的校城空间共享,能够使校园空间成为具有城市功能的混合空间,这将是不同于传统空间划分的新公共空间。
其他文献
城市特色是每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文化集聚、历史传承的外在表现。城市缺乏特色,也就没有了诱人的吸引力,品牌效应消失。在城市更新中,怎样全面发现该区域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点并将其创新、提升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在长垣西街的更新改造工作中,文脉传承成为了设计、研究工作的使命,我们无时无刻不敢忘记在景观生态修复和建筑改造设计中去研究当地文化和用现代的方式传承,使其成为充满了地域文化的、老百姓喜闻乐见
锂/钠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器件及电动车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然而商用负极如石墨/硬碳具有较低的比容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储能器件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要求。因此,寻找并开发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的先进电池负极材料对于发展下一代锂离子电池(LIB)/钠离子电池(SIB)具有重要的意义。与碳基电极材料相比,过渡金属硫化物/碲化物依靠转换反应进行储能,具有理论比容量高、储量丰富等优点,在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无论是单一的工业园区还是单一的居住城区都已无法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只有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商业、办公、居住、休闲、教育等一系列生活要素有机结合,才能紧跟现代城市发展潮流,打造既能促进产业发展,又能保证居民高品质生活的环境。产业新城就是一种可以完美契合产业发展与城市生活之间关系的城市模式,通过“产城融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开发具有本质安全、环境友好和高离子电导率的水系可充电电池作为替代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在众多水系电池中,锌离子电池(ZIB)因其理论容量高(820 m Ah g–1和5854 m Ah cm–3)、低成本、无毒、低氧化还原电位(–0.762 V vs.SHE)和天然丰度而备受关注。尽管锌负极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它仍然具有以下缺点:第一,溶解的O2和水溶液中的游离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针对隧道洞身段内出现的超大断面,多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对其进行施工,但该方法在变截面隧道存在施工工艺转换难度大、开挖难度大、安全隐患大等工程问题,亟需对其进行改进。依托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工程出入段线区间隧道24 m宽大跨度变截面的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程,基于该段隧址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等因素,分别在导洞先行、核心土支护形式、临时竖向支撑、临时横向支撑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采取上述优
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进行水分解制氢是解决当代化石燃料等能源短缺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本文设计并制备了不同类型的低维半导体材料以及异质结的构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有效地改善了其在光催化析氢过程中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效率高、对光的吸收利用不足以及表面反应活性位点较少等问题,进一步的提升了光催化性能。通过一系列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相关的表征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对催化剂反应过程中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利用光催化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总体面貌变化显著,城市建设管理取得长足提升,同时建设用地“摊大饼”式扩展带来土地利用效率低、生态破坏等问题,限制了城市的循环健康增长,需要通过科学划定一条边界线来约束城市无序蔓延,推进城市向有序提升方式发展和转变。城镇开发边界在引导城市空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管控手段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政府层面关注的重点。本研究是在国土空
以温州某高速公路大断面隧道为依托,采用ANSYS分析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对隧道洞口浅埋段开挖与支护过程的有限元数值分析,了解围岩和衬砌的位移与应力变化发展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和现行支护参数可将变形控制在6 mm以内;隧道开挖后,拉应力主要集中在开挖掌子面底部,施工时应尽早施作左右导坑和主洞的仰拱;临时支撑与初期支护的连接处弯矩较大,导坑上台阶底部临时支撑处后期会出现拉力,应加强对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城镇化发展日新月异,但同时给全球城市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效应、道路拥堵等诸多共性问题。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出现,许多西方学者陆续将这一概念引入交通运输业,期望其及至城市往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绿色交通是卓有成效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无法比拟的手段。绿色交通可高效疏解城市交通拥堵,是一种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多样化城市交通系统。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推进了氢能源、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渐取代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的进程。氢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可持续能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清洁高效的电解水制氢在众多制氢方法中脱颖而出。由于Pt、IrO2等贵金属催化剂成本昂贵、储量稀缺,开发高催化活性的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对于电解水过程中的析氢反应、析氧反应和全解水反应至关重要。本论文提出了两种电沉积法与其他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