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l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兼及话题流变与叙事方式,研究时段大致限定在1898-1918这二十年间,研究资料包括这一时段与此历史叙述有关的报刊杂志、文人著述、戏剧演出等。  本论文要处理的是,作为历史记忆的“晚明”,如何被反复重提。“晚明”记忆之于晚清,并非只是一个文化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即借助明季历史建构起政治层面的国族认同。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晚明话题的流行,并非单纯怀旧;希望借鉴历史,为现实提供一定的参照与提醒,是民族主义革命激情以外,晚明记忆在清末民初获得合法性的重要环节。如此“晚明想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复调与变奏令人目不暇接;其参与人数之众多、言说方式之差异、讲述内容之分歧,使之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话题盛宴。  就文化现象与文学特质而言,晚清与晚明之间“异代同感”的相似性,近年越来越为学界所关注。然而,回到历史的现场,晚清文人如何发现、重塑了晚明,晚明“历史”又如何复现、作用于晚清,这一整体而驳杂的文化奇观,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这正是本论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导言”清理了关于清末民初“晚明想像”的研究现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确立论文的研究方向,同时对论题涉及的概念进行界定,展示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布局。  第一章、第四章以话题为中心,分别处理了“晚明三大家”与晚明女性在晚清如何被建构与叙述的问题。“三家从祀两庑”与“秦淮风月”追忆,成为其中要梳理的重要命题。  第二章以心态为中心,描绘身处“国族”与“文化”夹缝间的“政治遗老”与“文化遗民”,在清末民初的易代飘摇中,如何面对并想像晚明,进而影响到他们自身的价值取舍与生存状态。  第三章以事件为中心,围绕着“明遗民录”的撰写与流行,明末清初的士人节操与尚武精神,成为清末民初的集体追求;而结社行为作为上法晚明气节的最佳样板,更是此种姿态模仿的经典身影。号称“几、复遗绪”的南社,无疑是解说这一现象的最佳切入点。  第五章、第六章均以文体为中心。第五章探讨作为“野史”、“小说”、“名物文章”的“晚明想像”,因何大量出现于清末民初,同时,此种文体形式特有的美学品质,又对“晚明记忆”的定性与定型带来重要影响。第六章探讨改良戏曲与文明新戏如何加入到“晚明想像”当中,较之知识分子希图借助历史记忆觉世醒民的努力,民间于此的接受,却似乎另有侧重。夹在文化启蒙与市场消费之间,历史叙事将更多地在常规与突破之间寻求稳妥的平衡。  “结语”谈及1910年代中期以后,“晚明想像”渐次回归书斋,并演变成为学术课题。清末民初对晚明历史的重构,深刻影响了后世想像晚明的方式。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考察现代汉语“(NP1)+有+NP2+VP”结构,描写其内部不同的深层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根据论元理论将现代汉语“(NP1)+有+NP2+VP”结构在句法上看作是由语义上有关联的两
一、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差进入职中的学生,大多是中招落榜生,或没有经过中考直接进校的,文化基础较差,对数学没兴趣,更别说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能力了。一些学生对
论文探讨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在十七年文学语境中的生存状态。论文认为十七年文学是一个文学变革的时代,其中形式的变革最为深刻。由于十七年文学理想的超前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和党内民主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加强班子建设,实行党内监督,促进班子团结,增强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1933-1936年的鲁迅杂文。论文旨在以1933年作为鲁迅杂文创作的一个新的起点,着力探讨鲁迅晚期思想与所处的政治文化环境的关系,重点发掘鲁迅杂文采用哪些诗学
“我们每位参加考察的同志都戴有工作证,恳请大家对我们考察工作进行监督。”这是红花岗区推行干部考察“挂牌上岗”制度以来,在干部考察时向干部群众讲的一句话。2005年底,
无论横观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颇为壮观的场面,还是纵观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的创作流脉,都不难发现在这些以“女性身份”在场的女性小说中萦绕着“房间”这个中心意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