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叶型与三叶型苜蓿杂交F1代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苜蓿生产产量低,品质不高,育成品种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市场对苜蓿的需求。因此加快优良品种选育,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是目前的迫切要求。多叶苜蓿具有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的潜力,因此苜蓿的多叶性状成为研究者的研究目标。为了研究苜蓿多叶性状的遗传特点以及多叶苜蓿和普通三叶苜蓿杂交F1代的群体结构特点,本试验以江淮地区三叶苜蓿品种淮阴苜蓿和南澳多叶苜蓿品系PL34HQ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杂交F1群体。对F1群体180株苜蓿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差异分析,并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
其他文献
通过RT-PCR获得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激素cDNA基因(cgh),序列研究表明,cgh基因的ORF为633nt,编码210aa.与已公开的cgh相比,有10个碱基的差异,而推导的氨基酸仅
家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人们利用家蚕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同时,家蚕也是用于科学研究的模式生物之一。2002 年 10 月家蚕 10 万条 EST数据库的构建及 2003 年 11 月家蚕基
该项研究,在农牧交错带典型地段-河北省承德地区鱼儿山牧场进行.2000~2002年的两个生长季及两个风蚀季节里,以当地主要农田小麦地为对照,利用在退耕地上建植的单播草地(红豆草
线粒体基因组作为细胞核外的一种遗传系统,具有完整性、多态性、自主性和小型性等独特的优点。对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核质
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四川西部地区,新疆多分布在天山北坡中部和东部低山草原带,是主要毒草之一。该植物植株高大,结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