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涡燃烧技术研究及其在直径11厘米燃烧室上的应用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fltoe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直径110mm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为背景,采用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微型驻涡燃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凹腔驻涡燃烧技术应用到110mm微型燃烧室上,成功设计了采用液体燃料的蒸发管式微型驻涡燃烧室,试验结果表明该燃烧室燃烧稳定,燃烧效率明显高于同型号传统形式微型燃烧室。首先,本文对所采用的试验研究方法与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验证。在试验研究方法验证方面,减少轴向测量影响的措施是把测量装置固定在机匣上,确保热电偶探头在燃烧室出口的平面上,减少径向测量影响的措施是:在径向高度为14mm布置4个测点,减少周向测量影响的措施是把测温盘每旋转12°测量一次,共转动10次,对出口温度可测量120个点,采用此措施确保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方面,根据冷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最大误差不过2%,初步确定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对4种结构方案和多种气动状态的微型驻涡燃烧试验件开展了系统试验研究和对比分析。4种结构方案包含2种主流进气结构和2种凹腔尺寸,研究结果显示主流进气通道为长孔得到的燃烧性能明显好于圆孔方案;对国外文献给出凹腔比例关系扣除中心轴之后得到新的凹腔比例关系的燃烧室试验件结构能得到较好的燃烧性能。在研究中发现当次流空气流量与主流空气流量之比大于或等于0.107时,燃烧效率达到90%以上。再次,开展了改善微型驻涡燃烧试验件出口温度分布的研究工作。对外环开掺混孔进行了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外环和内环开掺混孔不会影响出口温度分布;在前体通道后端添加棘瓣式混合器,结果发现虽然能改善出口温度分布,但是影响了驻涡燃烧的稳定性,降低了燃烧效率。最后,根据以上综合分析,设计了4种结构方案直径110mm微型驻涡燃烧室。结构方案分别为2种次流出口孔数和2种蒸发管不同放置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出口孔数增加一半与蒸发管45°斜切式放置有利于燃烧效率的提高。试验结果:新设计的蒸发管式微型驻涡燃烧室的燃烧效率基本在90%以上,与同型号的传统型燃烧室相比,燃烧效率平均提高了近10%,但是总压恢复系数在大空气流量条件下降低了近5%,出口温度分布系数为0.5~1。
其他文献
飞机在含有过冷水滴的云层中飞行时,水滴撞击在迎风表面后冻结发生结冰。结冰积累导致飞机表面高低不平,粗糙度增加。结冰表面粗糙度影响飞机表面的气流流动,使得气流边界层
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具有密度小、耐低温、绝缘性好、阻燃、无有害气体释放等优点,已开始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及电子设备领域的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但该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尤
对飞机的机翼而言,在飞行过程中,空气中的过冷水滴撞击翼面上结冰后,机翼的气动外形会发生变化,会产生飞行阻力增大、升力下降、临界攻角减小等一系列不利情况,甚至会发生坠
微型飞行器(MAV)具有尺寸小、重量轻、隐蔽性好等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价值。而模拟自然界生物飞行的微型扑翼飞行器充分利用了仿生学研究成果,具有更
光纤传感测量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在80年代就已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90年代后期,光通信带动下的光子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光纤
学位
随着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功率机载电子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飞机环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冷却要求,为满足散热的需求,对机载蒸发循环制冷系统的需求迫在眉睫,需要开展不同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射频器件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础性部件之一,在无线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射频器件的技术指标将直接影
立体匹配技术是三维重建的必要步骤,其准确性直接决定了三维重建的效果。然而立体匹配技术面临着难以兼顾精度与速度的问题,并且匹配精度易受到噪声和光照变化的干扰,难以快
电控旋翼作为一种新型旋翼系统,它利用桨叶后缘襟翼偏转通过气弹作用带动桨叶变距,从而实现对旋翼的控制。相较于常规旋翼,电控旋翼由于取消了自动倾斜器的约束,在旋翼振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