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外侧入路应用MIPO与ORIF治疗肱骨干远端1/3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f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肱骨干远端1/3骨折经前外侧入路应用MIPO(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微创钢板内固定)与ORIF(Open Reduct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验证MIPO治疗肱骨干远端1/3骨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18年1月共有90例肱骨干远端1/3骨折患者通过前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采用AO/OTA骨折分型,其中A1型骨折21例,A2型骨折7例,A3型骨折14例,B1型骨折24例,B2型骨折12例,B3型骨折3例,C1型骨折5例,C3型骨折4例。48名采用MIPO治疗(MIPO组),42名采用ORIF治疗(ORIF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分布、损伤原因、AO/OTA分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切口疤痕大小及术后患肢功能评估之间的差异。患者术后功能通过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肘关节评分及DASH(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臂、肩、手功能障碍)功能评分进行评估。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MIPO组术后平均随访16.9个月(13~25个月),ORIF组术后平均随访17.4个月(12~25个月),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MIPO组中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13.47±1.349周(范围11~16周),一例骨折延迟愈合,术后36周完全愈合,无内固定失效及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肘关节屈曲平均为132.1°±8.5°(范围95°~135°),肘关节伸直平均为0.62°±3.200°(范围0°~20°),平均HSS肘关节评分为95.6分,平均DASH上肢功能评分为4.5分,手术瘢痕的平均长度为6.7cm(范围5~8.2cm)。ORIF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13.76±1.179周(范围12~17周)。一例骨折延迟愈合,术后32周完全愈合。一例骨折不愈合,术后36周行取髂植骨内固定术,并于二次手术28周后影像学显示骨折完全愈合,两例患者出现短暂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症状,术后6个月内获得恢复。肘关节屈曲平均为131.9°±9.2°(范围95°~135°),肘关节伸直平均为0.71°±3.417°(范围0°~20°),平均HSS肘关节评分为94.1分,平均DASH上肢功能评分为5.6分,手术瘢痕的平均长度为14.8cm(范围12~20cm)。MIPO组中有5例患者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术后恢复时间为8.7±3.9周。ORIF组中有6例患者术前合并桡神经损伤术后恢复时间为10.4±4.7周。两组中均未出现切口感染、顽固性疼痛及骨髓炎等术后并发症。两组间比较HSS肘关节评分与DASH上肢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与ORIF组内对于肱骨远端使用2枚螺钉与3枚螺钉固定术后效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RIF组与MIPO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8.13±36.251分和134.04±33.7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全部骨折愈合,术后未发现桡神经损伤病例,ORIF组骨折不愈合率为2.38%,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76%,MIPO组切口疤痕大小远低于ORIF组,患者术后满意度高。  结论:经前外侧入路应用MIPO与ORIF在治疗肱骨干远端1/3骨折中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MIPO术后切口瘢痕小,患者满意度高,可作为肱骨干远端1/3骨折治疗的良好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蒽环类药物(anthracycline)是一类对造血系统和实体肿瘤具有高效作用的抗癌药物,在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心脏毒性,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