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民主是人类民主进程中的新现象,是互联网技术作用于人类政治生活的重要结果。网络民主的崛起和发展,改变各国的民主政治生态,对现代民主政治进程中世界各国的国家与公民、政党与群众、政府与社会间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网络民主给现实民主带来的究竟是机遇还是风险,有赖于网络民主与各国现实民主完善程度以及二者间关系的强弱、博弈、调整而定。中国网络民主是中国公民以互联网科技为平台参与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的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内容,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新方式,是共产党民主执政要应对的新挑战。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体系演进的重要成果,是共产党执政方略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一起,构成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方法系统。一般情况下,排除人为因素及其他少数情况,网络空间的民主主体——中国网民,与中国民主执政权利主体——中国公民,存在同质性:网民是民主执政权利主体公民在网络空间获得的新身份,这是将中国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联结起来的桥梁。依托网络讨论、网络质询、网络监督、网络投票、网络选举等形式,中国公民在网络空间进行民主参与和政治协商,实现着公民、社会与党和政府、国家之间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完成一项项当家作主履行主人翁权利的民主实践。作为中国公民维护当家作主地位和实现主人翁权利的新渠道,网络民主给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政治生态带来重大改变。它的崛起,促使政党和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走向新的调整。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网络民主起步较晚。在不同发展阶段,网络民主对国家、政党、政府和公民之间关系的影响不同。即便同一发展阶段,网络民主因国家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公民民主政治素质差异、国家政治文明发展阶段和国家性质差异,也会在作用性质、影响程度和实践效果上存在巨大差别。西方发达国家中,有些国家的政党将网络民主广泛运用到日常政党活动中,在总统竞选和政党选举中巧妙利用网络民主的力量,占据政党活动优势,取得总统选举和政党选举胜利,彰显出网络民主在国家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魅力。英美等发达国家及其政党,依赖较为完备的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基础,顺应科技发展潮流,重视并运用网络民主力量,实现网络民主与传统现实民主的融合与对接,推动国家和政党、政府和社会的发展。前苏联及苏共未能有效应对新科技挑战,僵化滞后的传统民主制度无法容纳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无法化解新思想造成的冲击,加上其他一些破坏因素,导致国家民主政治体制迅速被瓦解摧毁,落得国家解体、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惨重后果。世界各国尤其一些大党老党应对政治生态变迁挑战时所采取的立场、态度、战略及后果,为观察研究中国现实提供宝贵借鉴。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对中国的国家与政党、政府和公民之间关系的影响,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属性。当前,网络民主对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有何影响,其影响在多大程度、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在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关系调整中起何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向现代化转型要处理好的重大问题,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走向科学化现代化要处理好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上述观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采用政治学与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结合方法,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实际调研支撑下,对民主执政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民主建设问题进行研究。以中国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的互动为线索,以优化民主执政生态、创新民主执政方式、提高民主执政质量和科学化水平为视角,以端正对待网络民主的态度、缩小数字鸿沟减轻网络民主对民主执政的负面影响为突破点,以关注网络民意、利用网络民意、引导网络民意、适度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进网络民主健康发展为落脚点,分析如何在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互动中推进中国网络民主健康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中国民主政治向现代化国家迈进。具体说来,本文共分八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导论。提出本文研究主题——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及其关系,给出选题依据,论述研究意义,梳理研究综述,阐释说明本文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本部分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本研究的价值进行概括、研究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研究的创新性进行说明,为本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基本问题概述。介绍学界对网络民主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前沿,界定本文所用网络民主基本内涵与外延;界定民主执政的基本内涵;分析网络民主与政党活动的内在逻辑,观察网络民主对政党活动政治生态的改变和政党活动对民主执政的反馈与回应,以西方国家政党活动个案为支撑,观察网络民主在政党活动和执政中的地位、价值、作用模式,分析网络民主在国家民主政治中的影响;分析中国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的互动关系及其成因。本部分的主要价值在于为整个研究建立起研究基础和理论框架,使整个研究具有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中国网络民主发展与民主执政生态变迁。分析全球化信息化、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及世界某些大党老党驾驭网络等媒体的得失等国内国际因素对中国网络民主兴起的影响,阐释说明中国共产党驾驭网络民主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政党建设的重大意义;梳理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基本历程、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等,总结中国前一阶段网络民主发展态势;研究中国网络民主对民主执政政治生态变迁的三大影响。本部分的主要价值在于为后文研究分析现阶段中国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地位、价值、作用,以及正确处理二者关系视角下加强中国网络民主建设,做好理论准备。第四部分: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价值与功能定位。考察一般意义上网络民主的价值效度;梳理中共对发展网络民主的认识历程;分析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功能目标设计。本部分的主要价值在于确立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的辩证统一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解决网络民主和民主执政的关系,实现民主执政视角下网络民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逻辑和理论支撑。第五部分: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实践中的运用与个案研究。本部分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用事实说话”的思路,选取网络民主影响民主执政的五个经典案例,运用本研究开展的实际调研做支撑,考察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实践运用形式、方式、效果,分析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存在问题及原因,领悟中国公民民主素质、网络舆论生态、政党执政能力综合作用下,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的利弊得失,为确立正确的网络民主发展态度和发展战略奠定基础。本部分的特点在于密切结合中国网络民主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现实进行分析。以实际调研支撑理论分析是本文力图实现的一个创新点。本部分的主要价值在于走出纯理论分析范式,以数、量、效、质相结合的形式,观察中国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发展中的影响力、作用力,为下文分析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供科学性支撑。第六部分: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的困境与问题分析。研究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的身份、发展、监督等现实困境;研究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本部分的价值在于更为深入地认识网络民主在民主执政中发挥作用的现状,深入思考其存在的问题,增强下文提出的民主执政视阈下建设中国网络民主因应之策的针对性。第七部分:民主执政视阈下的中国网络民主发展因应之策。本部分针对网络民主在推进民主执政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按照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的关系框架,提出六条发展网络民主的对策——网络民主发展要以忧患意识为基础提升战略高度,网络民主发展要以法治思维为导向夯实法律基础,网络民主发展要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政治文化氛围,网络民主发展要以疏导为前提确立网络民主治理方略,网络民主发展要立足服务现实立场走“虚实结合”发展道路,网络民主发展要以博采众长为理念吸取国外发展的宝贵经验。本部分是研究的最后落脚点,是研究意义和价值的直接体现和集中展示。第八部分是结语。对研究价值、研究思路、核心观点和结论做最后简要陈述。总之,网络民主对民主执政政治生态的改变是显著的,对民主执政的影响是巨大的。但网络民主又不是万能的,它必须融入现实民主政治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只有尊重网络民主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趋势,重视、管理并运用网络民主提升民主执政的质量和水平,实现网络民主与民主执政的良性互动发展,才能克服网络民主可能给民主执政带来的危机和风险,中国网络民主才有出路,共产党民主执政才有更为广阔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