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地旅游既是休闲度假产品的最佳载体,也是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山地旅游依托其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展现方式逐渐成为人们亲近自然,释放压力的最佳方式。随着旅游业的日益飞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方式已不足以满足其日渐多样的需求。市场需求多样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更多旅游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另一方面机遇伴随着挑战,在挑战面前我国旅游发展中的弊端慢慢暴露出来,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热点温点旅游目的地与游客需求之间的矛盾。旅游资源根据地域和区位亦或是开发管理的差异有优劣之分,伴随着优劣的差异,一方面热点区域承载能力无法满足超出负荷的游客需求,另一方面温点区域门庭冷落,游客稀少经营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往多数学者目光聚焦于热点区域的旅游开发研究,往往对温点区域缺少关注,而从相对数量来看,在全国范围内旅游资源非优区是远远多过优质区域的。基于这一现状,作者试图以山地旅游为载体,在借鉴已有的山地旅游开发的研究成果上,立足于旅游非优区域研究。此前,有许多学者对“旅游非优区”有所研究,但是对于“山地旅游非优区”的关注较少,作者认为“旅游非优区”概念太大,涉及到的因素也太多,难以真正地理解非优区的内涵,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也难以有效地把握方向。因此对旅游非优区这一概念进行碎片化分析,细分出山地旅游非优区这个概念进行研究。将山地旅游非优区定义为以众多的山体,水体,动植物景观,民俗或历史文化景观为载体,因区位,资源,经济,交通等一个或多个区位因素缺失或欠佳而导致发展滞后的区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咸宁市区区域内特色最为鲜明的山地旅游非优区—九宫山为研究对象,利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对九宫山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和抽样评价,针对评价结果以及开发现状总结非优特征,并提出开发策略及专题线路设计解决九宫山旅游发展问题。以期能够以点到面,提出发展山地旅游非优区的思路和方法,为广大山地旅游非优区找到新的发展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