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体引力场中的轨道动力学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1583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天体引力场中的轨道动力学是现代天体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现象和深刻的数学内涵。随着一系列小行星实地探测任务的深入开展,理解小天体附近的轨道运动规律也成为航天领域所面对的众多挑战之一。本文作为一项应用基础研究,尝试在近似真实的动力学模型下,讨论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轨道动力学问题,考察了小天体引力场中的四类轨道运动:平衡点、周期轨道、赤道面附近的共振轨道和表面附近的自由运动轨道。对这四类轨道的研究,都以真实小天体为对象,基于多面体法发展新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搜索小天体附近大范围周期轨道的分层网格算法、用于模拟小天体表面附近自由运动的全过程仿真算法等,并开发了相应的FORTRAN程序包。在平衡点和周期轨道的研究中,本文关注系统的定性性质,特别是这两类运动附近的一般轨道性态。通过对小行星216Kleopatra系统零速度面三维几何结构的分析,确定了4个平衡点的稳定性和特征结构;引入局部流形上的运动分析方法,得到了平衡点附近的6族局部周期轨道,并确定了各平衡点附近轨道运动的一般形式。发现了Kleopatra附近的29个周期轨道族,应用Poincaré映射方法研究各族轨道的稳定性和拓扑结构,并研究各族轨道拓扑类型的转换规律。通过对线性化映射的特征结构的分析,给出了29族周期轨道附近的5类基本运动形式,根据运动分解的观点,确定了周期轨道附近的一般轨道性态。在共振轨道和自由运动轨道的研究中,本文强调数值试验方法对特定的小天体系统研究的作用。从能量角度说明了赤道面附近的1:1共振的动力学本质,通过参数空间上的网格搜索,分析该类共振发生的参数条件,说明了1:1共振是形成抛射轨道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给出了抛射轨道在参数平面上的分布情况,确定了形成抛射轨道的临界条件,说明Kleopatra附近存在共振导致的危险区域。在对小行星1620Geographos表面附近自由运动的研究中,分析了平衡区域与表面坡度的相互联系,并说明起飞速度对局部地形曲率的依赖性。通过Monte Carlo仿真,分析了贴近Geographos表面的自由运动轨道的一般形式,确定了影响小天体表面附近自由运动的几种主要动力学机制。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的各项研究都是基于特定的小天体模型开展的,但文中所讨论的是所有小天体系统的共性问题,并且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一类小天体对象是通用的,因而具有比较广泛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研究发现,功的互等的贝蒂定理存在着非同一性和局限性两个问题,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修正的功的互等定理及其应用.
传统的化学推进比冲低、质量大、结构复杂,极大地限制了它在微小卫星上的应用。基于液态金属离子源的场致发射电推力器是一种静电式电推力器,具有推力小、比冲高、效率高等优
研究具有连续分布偏差变元的高阶非线性中立型偏微分方程系统,获得了系统解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直接注射于SD大鼠咽部黏膜建立急性咽炎动物模型,并给予注射用炎琥宁药物进
野战数字音响系统主要用于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户外使用。该产品主要运用了D类功率放大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触摸操控技术等。经过实验发现,在使用D类功率放大和经数字化处理
机构的误差传递建模是贯穿操作装备设计、制造以及服役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预测装备的定位精度、实现误差参数标定与补偿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准确、高效的误差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非公有制企业活力,是广西实现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广西融入"一带一路"的必经之路。广西非公有制企业规
从理论上解决了应用于飞行器风洞试验的绳牵引并联机构拉力分布的优化问题。由于绳只能承受拉力,因此机构的运动控制必须实时计算各绳的拉力。以往学者将绳拉力的优化归结为一
在M/M/C/K排队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不耐烦顾客及三重闽值策略,提出了一个拟生灭过程模型。利用矩阵几何解的方法给出了系统稳态队长分布、服务台全忙条件下排队顾客数的分布及进入系
随着星载相机角分辨率的逐步提高,对来自外界的扰动也越来越敏感。卫星平台的微振动是影响星载相机在轨动态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针对微振动造成的星载相机视轴颤振,采用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