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Tetradacus)minax的研究主要在形态学、生物学及其防治方面做过探讨,不足以系统了解和防控。本论文从形态学、生物学、行为学、生态学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柑橘大实蝇形态学:宜昌地区桔桔园内实蝇主要为柑橘大实蝇、南亚实蝇、南瓜果实蝇。根据柑橘大实蝇幼虫口钩长度将幼虫划分为3龄,其范围为:1龄0.21—0.33mm;2龄0.42—0.61mm:3龄0.65—0.78mm。长度不能作为分龄的划分依据。2柑橘大实蝇生物学研究:柑橘大实蝇一年1代。成虫发生期在5—7月,卵期在7—8月,幼虫期为8—10月,蛹期为11月一次年5月。柑橘大实蝇对3种不同品种柑橘果实表皮危害特征不同。结合前人的观察和记载,柑橘大实蝇除危害柑橘属类的柑橘外,还危害南瓜等。3柑橘大实蝇行为学研究:柑橘大实蝇在11月开始化蛹,化蛹深度在25cm以内。蛹在各土层中密度不同,5cm土层深度内蛹的密度最大,占51.9%。按照蛹的发育特征,将蛹分为6级。柑橘大实蝇成虫夜晚羽化极少,一般白天羽化,且以上午8:00—11:00为羽化高峰期,下午11:00—14:00为小羽化高峰。不同浸水时间对蛹的羽化率影响较大。浸水时间越长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率越低,浸水时间在60h以内时,羽化出土率高于50%;土壤含水量对柑橘大实蝇蛹的羽化影响明显。当土壤含水量在40%—70%时,蛹的羽化率很高,其中在土壤含水量为60%时,达到最高为90.2%;蛹在土层不同深度的羽化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在2cm时,羽化出土率达到82.7%。当土层深度达到8cm时,羽化出土率依旧高于50%。羽化未出土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25cm,羽化未出土率达到56.6%。根据柑橘大实蝇卵巢、脂肪体等发育特征及其交配情况,将不同日龄柑橘大实蝇雌成虫生殖系统发育期定位5级:1—2日龄,乳白透明期;13—20日龄,卵黄沉积期;21—30日龄,成熟待产期;30—35日龄,产卵盛期;36—40日龄,产卵末期。柑橘大实蝇在同一桔园内3品种果树上产卵的选择性不同,柑橘大实蝇对杂柑脐橙危害率最高达40.7%,温州蜜橘次之为26.3%,罗脐最小为20.7%:柑橘大实蝇对3品种产卵高峰期不同。柑橘大实蝇对杂柑、温州蜜橘、罗脐3品种寄主植物不同层、不同方位的危害率相互之间差异很大,对树冠中层的危害率均明显高于树冠上层和下层,树冠北面的危害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方位。柑橘大实蝇对不同直径大小的杂柑果实选择性差异明显。柑橘大实蝇主要在直径为3.0—3.4cm的杂柑果上产卵,危害率达56.2%;其次在直径为3.6—4.1cm的果实产卵,危害率为16.1%;直径在1.7—2.6cm的小果危害率最小,仅为9.2%。4柑橘大实蝇生态学:桔园内实蝇动态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成虫在5月上旬开始出土羽化,5月中、下旬为羽化高峰期。南瓜实蝇在三峡河谷地区成虫羽化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7月上、中旬,第二个高峰期在9月下旬,且第二个高峰的发生量较第一个高峰大。南瓜果实蝇有羽化两个高峰期,其发生时期与南瓜实蝇相似,但南瓜果实蝇发生量明显低于南瓜实蝇和柑橘大实蝇。应用多种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分析法、Taylor幂法则分析柑桔大实蝇卵和幼虫在杂柑桔园内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柑桔大实蝇卵和幼虫在所有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分布基本成分为个体群。通过柑桔大实蝇卵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提出确定柑桔大实蝇卵和幼虫的理论抽样公式及在不同密度的最适抽样数。5柑橘大实蝇诱杀方法研究:对柑橘大实蝇诱捕器悬挂高度及悬挂方位的效果比较,诱捕器在树冠中层悬挂最为合适,与悬挂高度无关;诱捕器在阴面或者平地北面效果最好,阳面最差;诱杀柑橘大实蝇的合适配方为:5%橙汁+5%水解蛋白+5%酒或5%红糖液+5%橙汁+5%水解蛋白;在柑橘大实蝇不同防治方法中结合效果、成本及生态影响评估,诱杀剂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