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不同影响因素下寻常痤疮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发病特点,完善寻常痤疮的中医辨证体系,为其辨证诊治及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依据,更是为寻常痤疮的预防和治疗积累临床资料。
方法:
通过对2017年12月~2019年01月在天津市长征医院就诊的寻常痤疮患者进行《痤疮发病情况调查表》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病例的性别、年龄、BMI、西医分级、分布部位等资料的特点以及与中医分型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采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描述及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选题则先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再行交叉表分析。
结果:
1.中医证型分布:湿热蕴结证患者最多,占总人数的28.6%,血瘀痰凝证和血热炽盛证次之,分别占总人数的21.8%、21.6%;脾肾阳虚证患者人数最少,仅占总人数的4.2%。
2.性别:男性138人,占总人数的27.6%,女性362人,占总人数的72.4%,男女比例约1∶2.62,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经卡方检验,不同性别在中医证型的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
3.年龄:患者年龄最小者12岁,年龄最大者51岁。依照25岁为分界,将患者区分为青春期痤疮患者和成人痤疮患者。青春期痤疮患者315人,占总人数的63%,成人痤疮患者185人,占总人数的37%。两组比例约为1∶1.7,青春期患者略多于成人痤疮患者。经卡方检验,不同年龄分期在中医证型的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肺经风热证、湿热蕴结证、血热炽盛证和血瘀痰凝证在青春期痤疮患者中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痤疮患者;而表现为冲任失调证、肾阴不足证和脾肾阳虚证的成人痤疮患者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青春期痤疮患者。
4.西医分级:Ⅰ级痤疮患者66人,Ⅱ级痤疮患者205人,Ⅲ级痤疮患者138人,Ⅳ级痤疮患者91人。Ⅰ级到Ⅳ级的患者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3.2%、41.0%、27.6%、18.2%,其中Ⅱ级痤疮患者人数最多,Ⅰ级痤疮患者人数最少。经卡方检验,不同严重程度的寻常痤疮在中医证型的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Ⅰ级痤疮以肺经风热证为主;Ⅱ级和Ⅳ级痤疮以湿热蕴结证为主,血热炽盛证次之;Ⅲ级痤疮以湿热蕴结证居多,血瘀痰凝证次之;其中,Ⅲ级和Ⅳ级痤疮均无肺经风热证表现。
5.皮肤类型:油性皮肤的患者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5.4%,其次为混合性皮肤患者,其人数占总人数的18.4%,而干性皮肤、中性皮肤及敏感性皮肤分别占总人数的13.2%、11.2%、11.8%。经卡方检验,不同皮肤类型在中医证型的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油性皮肤以血热炽盛证分布比例最高;干性皮肤、中性皮肤及敏感性皮肤以肝肾不足证居多;混合性皮肤中湿热蕴结证患者人数最多。
6.痤疮分布部位:经多重响应分析结果显示,500名患者中456人选择了颊部,颊部所占比例最高,达24.1%,其次有379人、363人、353人分别选择了额部、颌下及口周,其占比分别为20.03%、19.19%、18.66%;仅52人选择前胸,所占比例最低,仅2.75%。与中医分型进行交叉表分析后结果显示,前额、前胸好发于血瘀痰凝证,颊部、颌下好发于湿热蕴结证,口周、颈部好发于冲任失调证,鼻部好发于肾阴不足证,后背好发于肺经风热证。
7.晚睡情况:晚睡的患者有425人,占总人数的85.0%,不晚睡的患者有75人,占总人数的15.0%。经卡方检验,是否晚睡在中医证型上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肺经风热证、肾阴不足证以及脾肾阳虚证不晚睡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晚睡的患者;表现为湿热蕴结证、血热炽盛证、血瘀痰凝证及冲任失调证的患者晚睡占比明显高于不晚睡的患者。
8.饮食偏嗜:对统计结果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后得知,285人选择了辛辣刺激类食物,其所占比例最高,达57.0%,其次有270人、232人分别选择了甜食类及油炸油腻类食物,其占比分别为54.0%、46.4%;仅68人选择较健康清淡类食物,所占比例最低,仅13.6%。将上述多重响应结果与中医分型进行交叉表分析后结果显示,偏嗜油炸油腻及甜食类食物多见于湿热蕴结证患者,偏嗜辛辣刺激类食物的患者多见于肾阴不足证,偏嗜较健康清淡类食物多见于脾肾阳虚证患者。
9.排便情况:排便异常的患者有280人,占总人数的56%,排便正常的患者有220人,占总人数的44%,二者比例1∶1.27,排便异常的患者人数略高于排便正常的患者。经卡方检验,排便是否正常在中医证型上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排便异常的患者中脾肾阳虚证占比最高,其次是肾阴不足证;排便正常的患者以肺经风热证为主,其次为冲任失调证。
10.季节:经多重响应分析后得知,夏季共计398人加重,其所占比例最高,达50.13%,其次有188人选择春季,其占比为23.68%;107人选择秋季,101人选择冬季,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3.48%、12.72%。将上述结果与中医分型进行交叉表分析后结果显示,寻常痤疮患者易春季加重的多表现为肺经风热证,易夏季加重的以血热炽盛证为主,易秋季加重的多见于肾阴不足证,易冬季加重的常表现为血瘀痰凝证。
11.化妆:化妆的患者有275人,占总人数的55.0%,不化妆的患者有225人,占总人数的45.0%,二者比例约为1∶1.22,化妆的患者占比略高于不化妆的患者。经卡方检验,是否化妆在中医证型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肺经风热证和湿热蕴结证以不化妆患者居多,血瘀痰凝证、冲任失调证、肾阴不足证及脾肾阳虚证以化妆患者为主。
结论:
1.本次调查中,寻常痤疮的中医分型表现为湿热蕴结证最多,血瘀痰凝证和血热炽盛证次之,脾肾阳虚证最少。
2.此次问卷调查显示,寻常痤疮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西医分级、皮肤类型、晚睡情况、排便、化妆密切相关,与BMI、情绪波动影响、饮酒以及护肤品使用情况不存在相关性。
3.据调查结果可知,寻常痤疮患者中女性就诊人数明显高于男性患者,青春期痤疮患者人数显著多于成人痤疮患者;其发病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畅等均可影响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
初步探讨不同影响因素下寻常痤疮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发病特点,完善寻常痤疮的中医辨证体系,为其辨证诊治及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依据,更是为寻常痤疮的预防和治疗积累临床资料。
方法:
通过对2017年12月~2019年01月在天津市长征医院就诊的寻常痤疮患者进行《痤疮发病情况调查表》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病例的性别、年龄、BMI、西医分级、分布部位等资料的特点以及与中医分型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采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描述及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选题则先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再行交叉表分析。
结果:
1.中医证型分布:湿热蕴结证患者最多,占总人数的28.6%,血瘀痰凝证和血热炽盛证次之,分别占总人数的21.8%、21.6%;脾肾阳虚证患者人数最少,仅占总人数的4.2%。
2.性别:男性138人,占总人数的27.6%,女性362人,占总人数的72.4%,男女比例约1∶2.62,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经卡方检验,不同性别在中医证型的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
3.年龄:患者年龄最小者12岁,年龄最大者51岁。依照25岁为分界,将患者区分为青春期痤疮患者和成人痤疮患者。青春期痤疮患者315人,占总人数的63%,成人痤疮患者185人,占总人数的37%。两组比例约为1∶1.7,青春期患者略多于成人痤疮患者。经卡方检验,不同年龄分期在中医证型的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肺经风热证、湿热蕴结证、血热炽盛证和血瘀痰凝证在青春期痤疮患者中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痤疮患者;而表现为冲任失调证、肾阴不足证和脾肾阳虚证的成人痤疮患者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青春期痤疮患者。
4.西医分级:Ⅰ级痤疮患者66人,Ⅱ级痤疮患者205人,Ⅲ级痤疮患者138人,Ⅳ级痤疮患者91人。Ⅰ级到Ⅳ级的患者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3.2%、41.0%、27.6%、18.2%,其中Ⅱ级痤疮患者人数最多,Ⅰ级痤疮患者人数最少。经卡方检验,不同严重程度的寻常痤疮在中医证型的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Ⅰ级痤疮以肺经风热证为主;Ⅱ级和Ⅳ级痤疮以湿热蕴结证为主,血热炽盛证次之;Ⅲ级痤疮以湿热蕴结证居多,血瘀痰凝证次之;其中,Ⅲ级和Ⅳ级痤疮均无肺经风热证表现。
5.皮肤类型:油性皮肤的患者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5.4%,其次为混合性皮肤患者,其人数占总人数的18.4%,而干性皮肤、中性皮肤及敏感性皮肤分别占总人数的13.2%、11.2%、11.8%。经卡方检验,不同皮肤类型在中医证型的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油性皮肤以血热炽盛证分布比例最高;干性皮肤、中性皮肤及敏感性皮肤以肝肾不足证居多;混合性皮肤中湿热蕴结证患者人数最多。
6.痤疮分布部位:经多重响应分析结果显示,500名患者中456人选择了颊部,颊部所占比例最高,达24.1%,其次有379人、363人、353人分别选择了额部、颌下及口周,其占比分别为20.03%、19.19%、18.66%;仅52人选择前胸,所占比例最低,仅2.75%。与中医分型进行交叉表分析后结果显示,前额、前胸好发于血瘀痰凝证,颊部、颌下好发于湿热蕴结证,口周、颈部好发于冲任失调证,鼻部好发于肾阴不足证,后背好发于肺经风热证。
7.晚睡情况:晚睡的患者有425人,占总人数的85.0%,不晚睡的患者有75人,占总人数的15.0%。经卡方检验,是否晚睡在中医证型上的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肺经风热证、肾阴不足证以及脾肾阳虚证不晚睡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晚睡的患者;表现为湿热蕴结证、血热炽盛证、血瘀痰凝证及冲任失调证的患者晚睡占比明显高于不晚睡的患者。
8.饮食偏嗜:对统计结果进行多重响应分析后得知,285人选择了辛辣刺激类食物,其所占比例最高,达57.0%,其次有270人、232人分别选择了甜食类及油炸油腻类食物,其占比分别为54.0%、46.4%;仅68人选择较健康清淡类食物,所占比例最低,仅13.6%。将上述多重响应结果与中医分型进行交叉表分析后结果显示,偏嗜油炸油腻及甜食类食物多见于湿热蕴结证患者,偏嗜辛辣刺激类食物的患者多见于肾阴不足证,偏嗜较健康清淡类食物多见于脾肾阳虚证患者。
9.排便情况:排便异常的患者有280人,占总人数的56%,排便正常的患者有220人,占总人数的44%,二者比例1∶1.27,排便异常的患者人数略高于排便正常的患者。经卡方检验,排便是否正常在中医证型上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排便异常的患者中脾肾阳虚证占比最高,其次是肾阴不足证;排便正常的患者以肺经风热证为主,其次为冲任失调证。
10.季节:经多重响应分析后得知,夏季共计398人加重,其所占比例最高,达50.13%,其次有188人选择春季,其占比为23.68%;107人选择秋季,101人选择冬季,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3.48%、12.72%。将上述结果与中医分型进行交叉表分析后结果显示,寻常痤疮患者易春季加重的多表现为肺经风热证,易夏季加重的以血热炽盛证为主,易秋季加重的多见于肾阴不足证,易冬季加重的常表现为血瘀痰凝证。
11.化妆:化妆的患者有275人,占总人数的55.0%,不化妆的患者有225人,占总人数的45.0%,二者比例约为1∶1.22,化妆的患者占比略高于不化妆的患者。经卡方检验,是否化妆在中医证型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肺经风热证和湿热蕴结证以不化妆患者居多,血瘀痰凝证、冲任失调证、肾阴不足证及脾肾阳虚证以化妆患者为主。
结论:
1.本次调查中,寻常痤疮的中医分型表现为湿热蕴结证最多,血瘀痰凝证和血热炽盛证次之,脾肾阳虚证最少。
2.此次问卷调查显示,寻常痤疮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西医分级、皮肤类型、晚睡情况、排便、化妆密切相关,与BMI、情绪波动影响、饮酒以及护肤品使用情况不存在相关性。
3.据调查结果可知,寻常痤疮患者中女性就诊人数明显高于男性患者,青春期痤疮患者人数显著多于成人痤疮患者;其发病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畅等均可影响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