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周刊于1925年10月11日诞生于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报刊之一。随着社会背景与刊物自身的发展经历了由职业教育到大众娱乐再到时政评论的性质转变。九一八事变之后,《生活》周刊成为宣传抗日的舆论阵地,在社会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九一八事变之后到1933年被迫终刊的《生活》周刊为研究对象,从《生活》周刊的性质转型开始论述,首先简单介绍1931-1933年《生活》周刊的涉日舆论主要栏目,进而从《生活》周刊的刊载文章入手,论述《生活》周刊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八事变的抗日舆论报道。文章将这一期间《生活》周刊的舆论报道分为两个章节,首先是对日本侵华的详细报道和对民众抗日的号召,然后是对于国民政府的批评和抗日前线的支持。进而,将同期的《大公报》与《生活》周刊做出比较,试图对刊物做出历史定位。最后,论述了由于国民政府的忌恨导致《生活》周刊的最终停刊的“挣扎奋斗”,总结了传承至今的“韬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