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广和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改善结构使用性能、节约钢材和能源、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但是,这种结构在设计中所应用的弹性计算方法与其在实际受力过程中呈现出的明显非线性特性之间是严重不协调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国内外在大量预应力连续梁的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弯矩调幅设计方法来考虑预应力超静定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的非线性。然而,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设计方法比较复杂,目前仍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尚未解决,传统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在现代复杂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方面仍面临新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本文针对现行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前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现行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比较了弹性分析和塑性分析方法,认为在结构设计中塑性分析方法更加合理,其经济性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研究了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次弯矩Msec、截面配筋情况等因素对预应力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得出合理的弯矩调整幅度的取值范围。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对预应力超静定结构弯矩调幅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弯矩调整幅度的建议。本文还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的次弯矩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在结构的塑性设计中合理考虑次弯矩的建议。最后本文还通过对一个超静定梁的塑性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设计方法的合理性。通过本文的工作,对目前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塑性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得出了有益的结论,为以后的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完善了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设计理论,其成果对实际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